-->
疫情当前,全国教育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以最大的努力、最严的措施、最快的速度,全面落实防控措施,为全国近3亿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构筑起一道道可靠的防疫安全防线。
可以预见,疫情后的学校设计将会有相应的变革措施发生!!!
抗击疫情期间学校的人员密集场所,如:图书馆、体育馆、会堂等大型空间因人员密度高,不容易疏散,人员流动路线交叉会造成空气传播,安全运行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因地制宜、有效管理,既要保证使用人员的身体健康,又要科学合理的为教学科研提供支持。同时,不要改变原有建筑空间、满足消防、疏散安全等重要内容。
我们怎样设计更有利于疫情的隔离?怎样设计能够有效规避交叉感染?我们需要仔细去了解研究,根据疫情我们要把建筑设计做的更好,面对疫情使用起来会更加方便。
一、疫情下中小学面临的问题
1.医护人员、后勤人员缺乏居住空间
在隔离状态下,医护人员,后勤人员(比如食堂的员工)等无法自由外出,这些人本来是住在学校外,学校内部没有留给他们的宿舍,这就出现了问题。
2.缺乏单独的隔离观察室
隔离观察室应设在底层,平时也是有需求的,如果说学校有感冒等传染性疾病时也有这样的要求,但是目前我们国家的规范中没有涉及到这一部分的内容。
3. 课桌间距问题
普通教室的面积,包括课桌间距以及距前后黑板等指标,在相关规范中都有尺寸及距离要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每班人数通常会比规定人数多,再加上现在孩子们的身高普遍较高等因素,因此课桌的间距会变得更加紧张,更不可能满足疫情当下要求的1~1.5米的卫生要求。
4.建筑空间现状不利于封闭
部分中小学在设计时,对于流线问题不够重视,结果导致现在没法封闭管理,会有部分流线交叉,这都给疫情下中小学的运营带来一些问题。
5.公共卫生间数量不足
在中小学教学楼里很常见,基本上每层一个到两个公共卫生间,设置在楼宇尽端。一个组团内只布置一组公共卫生间,那么其中某一个学生或者老师如果患感冒或者其它传染病,需要短时间进行隔离时,就会比较困难。
6.空调系统停用,影响建筑舒适度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很多中小学设施内的集中式空调系统都停用了,这就带来了舒适性的问题:有的地方比较冷,有的地方则空气流通不畅。新风系统关闭后,更是通风不畅,达不到换风量的要求。
。。。。。。
二、建筑防护措施
1.校园规划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整体指标都比较紧张,各种矛盾突出,因此很多设计不得不采用综合体的方式来满足各项要求。但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学生们室外活动场地的大大减少。因此,校园在垂直方向的设计策略就变得至关重要。
▲ 宝山33-06地块九年一贯制学校-上海开艺设计集团
①在用地紧张的条件下,应尽量多的创造垂直层面的多样化开放及半开放空间,使得每个教室都能最大化的接触阳光和自然风。
▲ 宝山33-06地块九年一贯制学校-上海开艺设计集团
②可采用分区组织的组团模式,最大程度的利用绿植绿地和阳光,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分区——即“建筑区域”和“公共区域”。组团分区策略,在特殊时期,还可以实现分年级分时段开学,相对独立运转,有效隔离的目的。
③建议增加“隔离观察室”。如校园规模较大,可以考虑主要教学楼、宿舍楼等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建筑内,分别设置隔离观察室,且其内部应配置独立的卫生间。
④公共走廊应尽量采用可开启的外窗进行通风。建筑内部应尽量减少“黑走廊”和“黑空间”,保证自然光线的进入,保证自然通风的流畅。
▲ 宝山33-06地块九年一贯制学校-上海开艺设计集团
⑤用于学习的各类教室,尽量以室外或半室外走廊、平台等形式进行组织和联系,走廊和平台的宽度尽量加宽,满足学生室外活动要求的同时,可以减缓进入教室的风速,此外这一措施可将直射阳光转化为漫反射光,有效保护学生的视力。
2.图书馆、体育馆、会堂等大型公共场所
全天自然通风,确保建筑成为“安全岛”。同时,梳理和排查内部使用空间,层高较高(建议不低于4米)且通风条件良好的房间方可使用,不合适使用空间进行封闭,全面排查可使用房间的窗口开启条件,适度更换固定窗扇。
合理确定每栋建筑的最多使用人数(建议按照可使用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人来计算),采用预约制,严格按照使用人数上限控制,错峰进入。
▲ 人数确定图
设置入口检测区、过渡分流区、内部交通标识导向图、出口管理区、应急备用区。
图书馆座位严格采用错位方式,保证座位间隔大于1米,前后排间隔大于1米;中厅提前划分好人员停留区域、交通导流区等;分批进入,人员少走动。
▲ 阅览室空间布置图
体育馆入口前增设洗手区,内部场馆有效隔离,人流不得交叉;运动区仅作为非接触性运动及课程使用,开放区提前划定人流停留点、交通导向线等,人均使用距离不小于4米。
▲ 体育馆内部布置图
可充分利用校内的体育馆等大空间,完善其独立运行的能力,在地面排好隐形线路,在突发自然灾害或是疫情来临时,可迅速转换为临时避难场所,比如方舱医院。
▲ 方舱医院-网络配图
3.出入口方面
①建筑出入口宜设置疏导,设置只进和只出的门,采用人流单行进出的方式;
②设置一二级入口管控,校园出入口作为一级防控点,关闭不必要的校园出入口,严格防范感染症状人员入校园。二级防控内容为学生宿舍楼,公共教学楼,图书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出入口,且入口处设置健康监测点;
③可适当考虑加大学校入口区的面积,预留检测防疫点的空间。亦可以结合医务室及隔离观察室就近设置,并建议有独立对外的出入口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4.流线方面
①学校食堂对后勤物资的运输严格把关,洁污分流,严格区分后勤流线与使用流线;
②教学楼、图书馆等错峰使用,分时段控制人流;
③游泳池、文化场馆等活动空间应关闭;
5.医务室方面
①设置检疫室,有条件的情况下,人员密集型建筑(如学校宿舍等)宜集中增设临时检疫室,便于健康检测发热的同学就近隔离等候医务人员;
②设置临时隔离区,临时隔离区应有避免交叉感染的有关措施,只允许医护工作人员出入,该区域应远离健康人群集中区。隔离区应单独组织出口或流线,以便紧急情况下独立转移病患。隔离区应设置独立的医疗废物暂存与处置间,其污物处理流线应单独组织;
③设立防疫基础物资室或物资处,加强疫情防控基础物资准备。
6.盥洗空间
①卫生间尽量采用多点成组布置的原则,避免课间学生大量集中入厕,成为不必要的人员密集场所,交叉感染。
②卫生间及盥洗室尽量采取自然通风的方式,且应保证通风良好。
7洁污方面
明确洁污分区,分级清洁与消毒,校园内体检室、医务室、隔离室划为污染区,与其他区域应有门禁分隔;学生寝室划为洁净区;其他公共区域划分为半污染区;
8.给排水方面
①采用管道直饮水的校园,疫情期间直饮水系统宜关闭,改为采用电开水器供应开水;
②医务室和隔离室的各类管道和设备的检修阀门应设置在清洁区;
③在餐厅入口处和运动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增设感应式洗手盆;
④垃圾站等暂存场所应增设冲洗和消毒设施,指定专人定期进行冲洗、消毒杀菌;
医务室和隔离室的排水通气管应独立设置,且应采用高效过滤器及紫外线消毒灯进行处理;
⑤医务室和隔离室的室外污水检查井井盖应更换为密封井盖;
9.暖通方面
①在疫情防控期间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原则上应暂停使用,采用开窗方式通风换气:
②室内温度可接受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开窗方式自然通风换气。
③无外窗、通风效果不好的房间建议暂不做为教学和办公用房使用。
④无外窗、无新风、无排风、使用量较小的密闭房间,每次使用后建议做消毒处理。尽量少用电梯、鼓励走楼梯。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设计师需要为师生还有工作人员考虑长远一点,在发生紧急事件时空间可以更加灵活的使用,可以让他们换种方式也能够把事情做成,而不受空间限制。
经过这次疫情,今后的学校类建筑相关法规也会更加强调防疫的问题,我们建筑师应该想办法,通过灵活的设计既符合规范要求,又满足师生和运营管理者的使用需求,同时较经济节约,不仅防疫的时候能用,消防的时候能用,平时也不空置,也能够拿来使用。
这种设计理念可能是我们建筑设计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