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03/09
“芽总,我们最近忙死了”,芽哥之前的小助手给我发消息,“今年我们要冲规模,领导要求公开市场只要净利是0%以上都要上会,神经病哎。你可以写篇文章,疯了,只要净利超0,就上会”
哎,这就是围城啊。不知道有多少投拓朋友们觉得别作妖了,我们都是不算错帐压根没法上会,早就“十月不识地滋味”了,羡慕还来不及。这就像“别人家的孩子考90分不敢回家,我家孩子只要考及格巴不得让我把整条街给他买下来”。
土地市场,比想像的要热
话说回来,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多地政府延缓推动,尽管土地市场成交规模砍半,但成交价格却春江水暖。
根据克而瑞数据监控显示,2月重点城市平均溢价达到11.3%,达到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溢价最高位,如南宁、北京、成都等城市的溢价率在超过27%。
优质地块非常抢手,多地新地王诞生。 2020年2月20日,上海诞生了全国总价“新地王”,香港置地联合体以310.5亿总价拍得徐汇滨江西岸地块,刷新了2016年深圳新会展中心地块成交价,晋级新的全国总价地王。这一项目无论是整体规模、江景规模,都是上海土地出让市场没有过的,是一块凤毛麟角的好地。
3月10日,广州越秀区域迎来时隔10年来的首次住宅用地供应的,土地价值极高,起拍价就高达6.3万元/平方米,这就已刷新广州土拍史上起拍楼面单价纪录。
要么做大规模,要么出局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地产自媒体动辄“又死了上千家地产公司”,尽管都是些博眼球党,但是,也实实在在的反应了小规模地产公司在迅速走向衰亡。可以这么说,在政策和低利润市场,没有规模就意味着出局。
首先,低利润市场,各家公司都在想方设法扣人效,通过规模降低采购成本;另一方面,没有规模,别说利息没有优势,连高利贷都没人敢借你。
各家公司都在竭尽所能的“花式拿地”,去年新芽的勾地系列课之所以卖爆不就是因为各大房企也不管有没有IP,都要强行玩勾地,大房企尚能寻找到合适的IP合作,小房企勾地,政府都懒屌你。
所谓“小而美”的房企,是禁不起几次政策调控的,必然会在政策的调控下,被大房企吃掉。
另一方面,优质城市圈的土拍门槛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甚至很多中小房企甚至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诸如武汉需要土地保证金就是地块起拍价,上海参与招拍挂要评分等等,这些门槛的设置,将中小房企的土地获取来源挤压出了热门都市圈。中小房企们只能被迫去风险更大的三四线去深耕。
小公司拿错一块地可能就没有续命的机会了,放以前随便拿块地都是白花花的利润,顶多不过是你赚1个亿,我赚7千万,你6个月完成去化,我9个月全部卖完的问题,放现在你试试。新芽过年回老家县城和本地开发商朋友聊天,各个长吁短叹。
多家房企,磨刀霍霍
"你家没钱,不代表家家没钱",就新芽了解下来,很多开发商已经磨刀霍霍,准备在456月大撒网。
这次尽管受到疫情严重的影响,国家还是坚定的希望保经济保证增长。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地产投资下滑的话,短时间根本找不到量级匹配的增长点。“地产这个尿壶,今年是不得不拿出来用了,尽管真特么用完想砸掉,但是经不住他好用啊”。
“所以,今年456月份各地政府会释放更多的好地、宝地,这个窗口期的优势也许不是价格上的优势,但地块的品质上应该是有所保证的,房企要积极配合政府,做好土地储备。过了这个窗口期,供地只会是越来越偏”。
哎,对投拓朋友们来说,终有一部人要“幸福”到“007”,有一部分人得吃“007”的酸葡萄。
扎心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