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上海“一江一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公布
阅读:10142 2020-08-21

市规划资源局公布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一江一河建设规划范围为:黄浦江自闵浦二桥至吴淞口,长度61公里,总面积约201平方公里;苏州河上海市域段,长度50公里,总面积约139平方公里。按照建设世界级滨水区的总目标,黄浦江沿岸定位为国际大都市发展能级的集中展示区,苏州河沿岸定位为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示范区。规划图在此↓


注:以下图片均可点击看大图。


  黄浦江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节选

640.webp.jpg



规划概况·规划范围与趋势



黄浦江自闵浦二桥至吴淞口,长度61公里,进深约2-5公里,总面积约201平方公里。


640.webp (1).jpg

黄浦江流域范围图


640.webp (2).jpg

规划范围图



发展目标· 规划目标



一是
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空间载体,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贸易、文化创意、科创研发功能的汇聚地。

二是人文内涵丰富的城市公共客厅,是体现高等级文化影响力、高活力公共空间、景观特色鲜明的标志性展示窗口。

三是具有宏观尺度价值的生态廊道,布局大型公共绿地和生态斑块,发挥更高能级的生态效应。


640.png



发展目标·基本原则



为实现以上规划定位,按照“发展为要、人民为本、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的总体要求,功能上强化整体、错位、复合,空间上推动开放、系统、活力,生态上实现增量、联网、提质;文化上强调传承、共享、引领,景观上体现美观、有序、协调。



规划策略·功能布局



根据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发展需求以及沿江各区段发展态势,在黄浦江沿岸形成“三段两中心”的功能结构。


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为核心段,集中承载全球城市金融、文化、创新、游憩等核心功能。


徐浦大桥至闵浦二桥为上游段,以生态为基本功能,注重宜居生活功能的融合,依托科创园区培育创新功能。


吴淞口至杨浦大桥为下游段,基于港区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创新功能,并强化生态与公共功能的融合。


外滩-陆家嘴-北外滩地区、世博-前滩-徐汇滨江地区为核心,进一步集聚金融、贸易、航运、创新、创意、文化和总部商务等全球城市功能。


640.webp (3).jpg

黄浦江沿岸地区空间结构图

640.webp (4).jpg

黄浦江沿岸地区功能类型区划图


640.webp (5).jpg

黄浦江沿岸主要产业功能节点布局图


构建世界级的滨水复合功能带。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与能级提升,带动重点功能区发展,培育若干特色创新集聚区。塑造黄浦江滨水文化带,高密度布局高等级文化设施,丰富文化设施层级。


塑造开放活力的公共活动体系。因地制宜延伸滨江公共空间,增设垂江慢行通道,提升滨水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打造上海旅游经典品牌,形成水陆联动、多元体验的游憩空间。


营造体现历史积淀的人文水岸。推动历史遗产深度挖掘,注重历史肌理和环境的协同保护。强化历史遗产活化利用,植入新功能。核心段组织各具特色的文化探访线路。


建设韧性平衡的滨水绿色廊道。完善滨江绿地规划,纵向加强楔型绿廊布局,形成互联互通生态网络。强化水绿生态空间的多样性,营造滨江绿色低碳的示范带。


打造特色鲜明的滨水空间景观。打造沿岸“疏密有致”的空间序列,强调建筑色彩与公共环境的整体协调,构建分区分类的天际线和色彩管控体系。



规划策略·公共空间



640.webp (6).jpg

黄浦江滨江公共空间贯通规划图


640.webp (7).jpg

黄浦江核心段滨江主要垂江慢行通道规划图



规划策略·绿化生态


640.webp (8).jpg

黄浦江沿岸生态空间规划图



规划策略·旅游休闲


640.webp (9).jpg

黄浦江重点旅游空间布局图


  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节选

640.webp (10).jpg



规划概况·规划范围



苏州河上海市域段,长度50公里,中心城段进深约1-3公里,郊区段进深约2-8公里,总面积约139平方公里。

640 (1).png

640 (2).png



规划策略·功能布局



苏州河沿岸的规划愿景具体包括:


一是多元功能复合的活力城区,居住、就业、休闲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高度复合,保有持续活力。


二是尺度宜人有温度的人文城区,是亲切和谐、引人向往、体现城市文化底蕴的滨水游憩场所。


三是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绿色城区,河流两岸有机融入生态网络,生态建设与市民日常生活紧密关联。


综合考虑沿岸功能、发展和建设情况,全域分为三个区段


内环内东段(恒丰路以东)是“上海2035”总体规划明确的中央活动区范围,打造高品质公共活动功能;


中心城内其他区段体现上海城市品质,实现宜居宜业的复合功能;


外环外区段定位为生态廊道,实现生态保育和休闲游憩功能。


640 (3).png



规划策略·公共空间



640.webp (11).jpg

中心城段主要公共活动节点、通道和片区


打造舒适宜人的生活型活动轴线。实现中心城区段滨水空间全线贯通。构筑网络化的公共空间系统,优化跨河通道布局,注重跨河通道人性化、景观化设计,加强滨河空间与腹地联系。


建设富有活力的滨河功能带。促进城市宜居、生态、商务、创新、文化、旅游等功能的相互融合。在滨水及腹地空间形成多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水陆联动的苏州河旅游带,并建设沿岸旅游活力集聚区。


建设高品质的蓝绿生态廊道。消除劣V类水,增加生态空间规模,开辟滨水绿廊,建设纵向绿带,并增加生态节点。落实绿色建筑、海绵城市等规划理念。


塑造具有内涵的文化生活水岸。普查拓展保护对象,加强肌理格局的整体保护。活化利用历史资源,拓展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打造精彩纷呈的文化设施集聚区,重塑文化展示空间,策划文化探访线路,组织城市文化活动。


营造人性化精细化的滨河景观。降低防汛墙与滨河道路之间的高差,提升滨河活动体验。加强对滨河空间景观和色彩的引导,形成管控体系。


640.webp (12).jpg

苏州河中心城段贯通方案设计



规划策略·绿化生态


640.webp (13).jpg

中心城生态空间格局图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作为一家深耕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多年的企业,盛裕集团以精心规划和细致执行为每座城市绘制出充满经济活力与独特魅力的幸福蓝图。这是关于每座城市背后的精彩故事,也是盛裕集团为之努力奋斗的美好愿景。
2024-02-29SJ盛裕 城市规划 SJ盛裕  阅读:11654
2023年9月25日,作为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重要活动之一,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艾奕康设计与咨询(深圳)有限公司承办的“微增量城市更新的破局之辩”学术对话专场活动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凯谛思Arcadis建筑与规划董事刘严受邀出席。
2023-10-21凯谛思Arcadis 城市更新 城市规划 年会  阅读:3489
不久前,我们习惯于依赖机动车、私人汽车,近年,越来越多人更倾向于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并享受这一转变所带来的诸多便利,如适宜步行的街区、功能混合的社区、紧凑开发退让出的更多绿地空间。这正是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TOD)通过倡导高效、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所推动营造的更宜居城市生活方式。这也是我们目前正亲历和见证的中国城市变化,更是我们所亲身体验到的生活环境变化。
2022-11-12AECOM TOD 城市规划  阅读:6361
对于人类生存而言,除了疫情外,还有如山洪、地震、海啸、战争冲突等等其他突发状况,城市的规划师需要带着前瞻、科学、可持续的思维,洞见一个城市未来可能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他们带着对城市/地区的了解和对痛点的明晰,告诉我们,城市原来可以这样规划。
2022-04-01SJ盛裕 疫情 城市规划  阅读:8106
社区是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场所,寒地城市社区因特殊的气候条件和社会背景对儿童的行为活动和身心健康产生特殊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寒地城市儿童的健康需求,总结寒地城市社区对儿童健康的物质空间和人文社会影响因素,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减少健康风险因素为基本思路解决寒地城市社区现状问题。同时结合国际经验,针对寒地城市儿童特点,从空间和服务角度提出提高活动空间及设施精细化水平、增强季节性环境利用率与转换弹性,以及加强儿童参与和权利表达等健康导向的社区规划策略。以期提高寒地城市社区的儿童健康水平,推动健康宜居的社区建设。
2021-04-06上海城市规划杂志 城市规划  阅读:6399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