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子胥在阳澄湖畔“相土尝水,象天法地”构筑姑苏古城。一入苏州,最直观的感触便是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古城韵味。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官富民殷的物质基础使造园之风始于春秋而绵延至今,苏州园林艺术更是价值斐然。苏州也不只是一个古城,她古老而又年轻,优雅而又有张力。
如何在一个日渐多元化的城市里找到项目自身的归属便成了落笔的难题。
|苏州拙政园
“浅浅水,长悠悠,来无尽,去无休。曲曲折折向东流,山山岭岭难阻留。”
——《流水诗》唐寅
项目坐落于苏州太湖之滨、阳澄湖畔,依山傍水的格局让我们决定延续苏州写意山水园林风格,将水作为贯穿全园的线索,营造水居山隐的桃源之境。着墨山水,将苏州的灵秀作为内里,赋予场地意义,赋予生活灵气。
|湖西上辰位置卫星图
在对场地基础元素进行梳理后,发现如何衔接现代建筑与苏州园林成为设计的难点,在设计的过程中,反复的斟酌,从现代简约的中式园林到传统韵味的古典园林,从简洁规则形态到自然曲折变化,思路一点点清晰,设计图轻松跃然而出。
|湖西上辰设计图纸
《南史》曰:“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徧覩,唯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设计者以远离凡尘犹入桃源的心境打造一个宜居的当代园林,来向苏州这座古城致敬。
|湖西上辰效果图
后场园林以艺圃为摹本,整体布局环绕中央水域展开。建筑、花木、山石因水联系在一起,又以水相隔而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多个景观空间。与古园相似的空间布局及尺度,仿佛将一个园林收于院中。三个样板房位于三个水湾尽端,半隐于山水花木之中,体现一种追求隐于市,宁静慵懒、闲适生活的独特情调。澄怀园宛如一座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传统艺术为一体的瑰丽园林。
|湖西上辰实景图
中国园林素以自然山水园著称,奥秘就在园之总体布局的不对称和景物的自然天成。澄怀园把苏州园林自然式空间布局、旷奥交替、曲折幽深、虚实变化等造园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园中景物自然高低错落,曲径蜿蜒,漫步园中,景观变化不断,游人可慢慢地游,静静地赏,妙趣横生。力求呈现融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为一体的写意山水园林。
|湖西上辰实景图
中国美学好西方美学的重要区别在于意境的创造,化景物为情思,变心态为画面,意象含蓄,情致深蕴,是传统园林之特构。唐宋以来,意境和诗、画相结合,转化为艺术性的精神空间。意境是象存境中、境生象外,而又渗透主体情致的完整和谐空间,虚实互渗互补,令人品味不尽的空间美组合。
|湖西上辰实景图
水流云在,杜甫诗句《江亭》有“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在此心不再想去争逐,意绪随闲云飘散。悠闲自在、淡然物外的心境油然而生。
|湖西上辰实景图
浣云亭,浣云湛苍穹,轻雾拢烟波。高山流水,青峰红叶,一派浓墨山水画面。
|湖西上辰实景图
中式园林的营造是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留,处处体现古意匠心。花街铺地是工匠化腐朽为神奇,是体现传统园林技艺之精巧的重要典范,精致的美景绽放于足尖,步移景异间处处洒满诗情画意。“一寸透,一寸金”。一幅砖雕,依赖于优质材质,更依赖于后期精雕细琢,工匠不仅心灵手巧,更具艺术功底。
|湖西上辰实景图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轻盈秀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独特,工匠祖祖辈辈、手把手相传延续。
|湖西上辰实景图
构园有法,技艺醇熟。花木栖居,山石遥应。有以小见大,咫尺山林的意境,也有锦鲤嬉戏,小桥流水的意趣。四时开落景有动,春华秋实境亦深。园林代表的不仅是一种居住形式,更是一种魂牵梦绕的传统情结。
|湖西上辰实景图
当代苏州建造苏州园林,是表达对传承与保护的坚持,继承传统回应当代,寻找本真,展望未来。
|湖西上辰实景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