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体对抗性体育运动,包含的不仅仅是运动属性,也包含社交互动属性,可很好地增进园区邻里间的互动与交流。
例如今年已满6岁的绿城“踢球去”社区足球联赛,就颇受业主家人的欢迎。
考虑到运动种类的普及性、参与性,以及场地空间的要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绿城园区中常见到足球场、篮球场(多设置于小镇类项目),与邻里好友一同进行一场友谊赛,在家门口就可肆意挥洒汗水。
安吉桃花源足球场
杭州桃源小镇足球场
在福州柳岸晓风的样板示范区中,则布置了较为小众的门球场。门球运动量小,在瞄准、击球、拾球的过程中,全身都能实现良好的锻炼,老少兼宜。
福州柳岸晓风门球场地
相对日常的体育运动里,双人对抗性体育运动更符合普通家庭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精力,家人或邻里间,一个呼唤,便可相约一场运动的较量。
作为全民运动项目,乒乓球、羽毛球自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绿城的园区里,常可寻见它们的踪影。
绿城项目实景
绿城在建项目效果示意图
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跑步简单的律动,呼吸与迈步间,让身体释放愉快的信号。
舟山长峙岛如心小镇·杨柳郡
绿城将塑胶跑道装点于铺装园路,与园区整体景观融为一体,沿途草木相伴,跑步不再单调,跑道也成为园区中最亮眼的风景线。
绿城项目实景
近日,刚启动交付的南通沁园项目中,则在园区跑道区域引入交互智能设备,业主家人可在APP“打卡”,查阅跑步成绩,并查看自己在业主家人中的排名,让跑步变得更具娱乐性,提升家人的参与度。
南通沁园智能交互跑道体验演示
除了跑道,绿城也关注有氧运动的多元化体验,部分园区,已尝试加入敏捷运动类的场地设计。
福州柳岸晓风敏捷圈场地
绿城在建项目效果示意图
资深运动达人中,应当少不了健身爱好者们,绿城也在园区中,寻找合适的空间开辟健身专区,器械、跑步机、瑜伽房……均被设置于适宜的空间区域。
不论户内、户外,绿城避免单一的器械摆设,而是综合考虑健身运动与园区使用人群的匹配度、人性化的点位布置、美学修饰等因素,尽可能实现颜值与功能兼备。
绿城项目实景
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身体素质教育视为不可或缺的一项,学校也有相应的体能测试标准,例如跳绳、50米折返跑等,这些已成为很多家庭的日常“打卡”项。
绿城捕捉了这一更深层的功能诉求,在多个在建新项目中,均有置入相关运动场景。
例如,苏州柳岸晓风项目,结合学校课程设计,规划设计了青少年素质拓展区域,包括跳绳区、25米跑道、50米跑道等,可缓解学生课后体能锻炼的场地问题;也布置了轮滑、羽毛球等热门运动区域。
苏州柳岸晓风青少年素质拓展区过程方案图
苏州柳岸晓风短跑区效果示意图
苏州柳岸晓风跳绳区效果示意图
结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