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之盛兴,皆为贸往;天下之大,不过黎民社稷。
对于一部分常州人,傍倚运河之岸的常州·弘阳1936应当是一个“爷青回”的感性故事,它将打开岁月追忆与青春重逢的超时空链接,大成三厂、纺纱机、灰瓦墙砖、百年古树护荫......一代人的情愫扑面而来。
对于弘阳集团,它的意义不仅在此,这里绵延了三千年运河纺织文明、印刻先祖龙图腾的无意识召唤、融入了国营时代命运共同体的家国情怀、承载弘阳集团文商旅旗舰作品的使命,更是对话千禧一代与Z世代年轻人的商业新场景契机......
洞悉再多愿景,也不足以全景观瞻。这终究是一个人格化特征与生俱来的项目,本身就是一个天然IP,遂保留1936象征国家记忆的符号,唯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将落英尘封的常州骄傲回归与再现,解构历史、建构当下,抵达未来。
在最悠久的运河文脉,在家国情怀的永恒传续下,创造一种更年轻的江南表达。
1930年,刘国钧以五十万元接盘经营不善的大纶久记纱厂,命名为大成纺织染公司,他倡导“土纱救国”、“机器革命”、“挽回利权,富国裕民”,购置新设备,振兴民族工商业,这位贯通政商两界、极富传奇的纺织巨子,创造的“纺织染”一条龙联合企业。
八年间,由1座厂发展到4座,纱锭由1万枚发展到8万枚,日产能力峰值达到5000匹,居全国之首,创造了“纺织染”一条龙联合企业,被专家誉为工业史中“罕见奇迹”,与江南“纺织女工”们,开启一段恢弘篇章。
84年后,前世的大成三厂来到今生,成为充满人文底蕴的“常州·弘阳1936”,这一次,弘阳集团活化国家记忆的载体,珍视这座“民族工商业的摇篮”、“工业人文遗产的投影机”,在文物建筑保育与商业文化之间,探寻一个承古载今的平衡点,融入当代叙事语境,怀揣敬畏之心,将这座历经沧桑的老厂房,重新推向新时代的制高点。
如今虽未曾见过往之辉煌,却能亲历地脉的重生历程,常州·弘阳1936镶嵌于常州天宁主城,三千年运河湍湍流淌,规划中华纺织博览园、弘阳广场、民国风情街、住宅、河景恒产组成超级业态矩阵,50万方磅礴体量,以工业旧改、新旧交融的模样,装载商业与人文的新鲜内容,昭示着弘阳重现人文工业遗产的实力与愿景。
这里的新生,不仅承载着轻工业遗产融入城市新一轮产业转型发展空间的全新使命,也暗含了常州城市生活品质高度增值、生产与消费糅合、创造城市新空间的重要需求。
察一察那基石,验一验那砖,
那砖岂不是烈火所炼!
那基石岂不是七贤所奠!
城市的空间也许能一夜成型,但城市的灵魂若非经历漫长的时光积淀,承受一次次浸渍、沉积、磨砺的交替,定然无以构筑。城市的记忆琢磨不定,而活化的文脉正是一座城市[记忆工程]的最佳见证。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刘国钧迅速筹集大成复厂需要的物资,使常州三个厂在短期内恢复了生产,经过两年的努力,库存原棉、机物料、成品、流动资金均超过战前水平。
从“创造集体生活的情境”到“一代人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里有明亮的厂房、新奇的工业建筑和设备、以及新中国兴盛的希望,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大成三厂都成为常州年轻人奋斗与热爱的地方。
常州·弘阳1936延续地块现存的民国建筑群落和其内在的生命周期,基于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的原则,将大成三厂的原卫生所、三方厅、仓库、门楼、滤尘塔、老厂门等8处文保建筑修缮保护,如今已是常州目前保存体量最大、最为完整的民国早期纺织业建筑遗存,这并不是重建或一种复刻模拟,而是对历史痕迹的一种全新演绎。
从建筑之间演绎的时空切片场景中,发现“先锋、潮流、人文与创造”的精神要素,似乎最能代表刘国钧和他创办的这座坚韧顽强的纺织厂,从历史和时代的肌理中,拥有由人及物传承而至的“性格”和“价值观”。
大成厂厂名取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之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也”,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喻嘹亮响彻。正如今时的常州·弘阳1936,集刚柔并济的建筑音符,纳万象之姿,在技术驱动、消费升级和政策导向大势之下,探索商业+全新模式,重现以纺织文明为线索的当代“江南百景图”。
作为联接经济与消费的实体纽带,超级综合体引领着数字时代的实体空间营造艺术。传统的商场正在向体验式、情景式商业转换,城市商业空间的边界正在逐渐消弭,主打业态全覆盖和生活方式主张的商业综合体,正在成为发展的新趋势。
弘阳1936打破了文旅综合体的常规印象,加强了与城市生活的联系,期望“立足家庭需求+点亮主城新空间+纺织文化沉浸体验”,以文旅赋能商业、迎合多世代需求迭代生活方式,承载体验消费、文旅休闲、博物教育、高端居住等高丰富度与自由度的功能。
融入地脉人文内核,将纺织人文、民国风情建筑与商业消费场景融合,规划了酒吧、电音剧场、儿童乐园、精品民宿、大酒楼等体验消费场景,为都市人与游客提供怀旧时髦、高级烟火气、新鲜生活内容导向的人文森林,创造新业态模式的商业品牌体验策展场和高质量城市生活配套。
打造中华纺织博览园超级IP——全国首个纺织文化史上博览园,纺织文化长廊横贯滨河1km,交织着“捻丝传情、彩缎织就、运河史话、锦绣时光”等主题场景,大量关于纺织的历史、近代工业遗存、常州老照片、印染、绣花、盘结、首饰、陶艺、木工、刘国钧、査济民、刘璧如人物传记以及大成遗迹,曾经的运河千帆,纺品罗列的景象,都将再度上演。
大成三厂既往有之的“潮流”引领力,在如今的民国风情街得以延续,“街区盒子集群+中心秀场”的构成,特别适合品牌规划落位“主题商铺跨界设计”与“潮流路演展示空间”,成为赏玩游逛、人文探索、LIVEHOUSE舞台等多种年轻时尚生活方式的聚集地。
24载斗转星移,弘阳探索城市、人、自然融合,步履不止;基于“住宅+商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不断寻求城市生活美学的新形态,织造城市消费新秀场。于城市核心处,坐拥自然稀缺资源,共鸣美好新生。打造“高度匹配化”的属地产品与美好生活,以城市更新,为时代更新,让建筑和城市融为一体。常州·弘阳1936在建筑设计、业态组合、场景内容上持续探索,积淀迭新常州与苏南的运营范式,以开创性的姿态,成就其双轮驱动战略的典范之作。
溯源历史、创造当下,让未来传承升华,如果说大成三厂的出现,是一次实业救国的伟大实践,那么如今,常州·弘阳1936的出现便是在人文商业与文旅融合中独耕一亩田,行进一场了不起的家国旅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