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龄友好的健康社区】寒地城市儿童健康导向的社区规划策略研究 | 上海城市规划
阅读:5129 2021-04-06

社区是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场所,寒地城市社区因特殊的气候条件和社会背景对儿童的行为活动和身心健康产生特殊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寒地城市儿童的健康需求,总结寒地城市社区对儿童健康的物质空间和人文社会影响因素,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减少健康风险因素为基本思路解决寒地城市社区现状问题。同时结合国际经验,针对寒地城市儿童特点,从空间和服务角度提出提高活动空间及设施精细化水平、增强季节性环境利用率与转换弹性,以及加强儿童参与和权利表达等健康导向的社区规划策略。以期提高寒地城市社区的儿童健康水平,推动健康宜居的社区建设。


1

寒地城市儿童的健康需求

1.1  生理健康层面

(1)防范肥胖风险因素
研究表明,中国寒地城市儿童体格发育的纵向和横向尺度较中部地区偏大,同时处于高纬寒冷地区儿童的身体体型和BMI也体现了伯格曼提出的恒温动物为适应寒冷环境而增大体型与增加脂肪含量的特征。需关注寒地城市儿童体格变化规律,通过多参加体力活动和保持膳食均衡的方法避免肥胖风险。

(2)减少寒冷气候对生理功能的损害

寒地城市儿童的肺活量参考值在全国范围内较高,但骨密度和肌肉力量受日照时数和强度的影响,易出现发育不良现象。需通过防护措施减少儿童对冷空气和大气污染物的吸入,增加日照时间,保证多种器官、组织细胞的正常发育和分化。

(3)降低冬季意外伤害风险

意外伤害是中国0—14岁儿童的首要死亡原因,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交通意外、跌落和烧伤,冬季气候增加了寒地城市空间产生以上伤害的风险。需加强儿童安全意识,提高空间安全性和季节适应性。

1.2  心理健康层面

(1)应对季节性心理变化

寒地城市四季分明,秋冬季节日照的减少会降低儿童褪黑素的分泌和维生素D的合成。需合理调整寒地城市儿童过渡季节的作息习惯,响应儿童季节性心理行为的变化。

(2)提高冬季环境主观感知水平

冬季持续低温会影响儿童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知觉发育;冬季单调冷清的环境色彩不易引起儿童注意,不利于注意力的形成和发展。需通过音乐、活动或社交等环境营造方式调动儿童兴趣,培养儿童认知功能。

(3)增加冬季社会交往机会

严寒气候增加了居家时间,儿童与外部环境接触和建立人际关系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易形成适应不良的人格特点,引发心理健康问题。需增强寒地城市儿童的社交教育,创造社交机会,增强儿童的心理弹性,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


2

影响寒地城市儿童健康的社区因素

2.1  物质空间影响因素

2.1.1  物理环境

寒地城市冬季燃煤供暖,机动车出行比例增加,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增加;冰雪的孔洞结构吸收环境声音,降低环境声压级;大面积积雪对紫外线反射率较高。对儿童心脑血管、呼吸系统、视听觉发育等方面产生影响。

2.1.2  空间布局与形态

寒地城市高层社区为满足冬季日照时数,建筑间距较大,且一般采用行列式布局,活动空间面积充足,开放性较强,但局部风速过高、建筑阴影区面积较大。对儿童免疫、神经和皮肤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1.3  景观要素与设施

冬季寒地城市社区中草本植物、落叶乔木和灌木凋零,绿化覆盖和绿视率降低;严寒气温和积雪覆盖影响景观与活动设施的正常使用。进而影响儿童环境感知、压力调节等心理健康和体力活动水平。

2.1.4  道路系统

冬季路面积雪结冰,向阳面房檐形成冰锥,影响道路的安全性和可步行性,进而对儿童出行意愿、交通安全和服务设施可达性造成影响,影响儿童的体力活动水平、意外伤害风险和急救时效性。

2.2  人文社会影响因素

2.2.1  家庭环境因素

影响寒地城市儿童健康的家庭因素主要为饮食行为、家庭结构和家庭氛围。家庭饮食行为影响多种慢性非传染疾病的低龄化发病率;儿童体力活动水平可能会受家长精力分散的影响而下降;寒冷气候增加了家庭室内时间,家庭氛围因素对儿童体力活动的影响同样重要。

2.2.2  邻里环境因素

以封闭小区为主的寒地城市社区的形式使儿童社区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减弱,儿童交友机会和群体活动发生率下降,不利于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同时人口老龄化使社区养老资源与抚育资源冲突,社区医疗、道路交通和餐饮等服务对儿童关注度不足。


3

儿童健康导向的寒地城市社区现状问题

3.1  寒地城市社区物质空间气候适应性不足

3.1.1  活动空间精细化水平较低

寒地城市社区游憩空间的设施与场地在儿童实际使用过程中利用率和易用性不高。冬季儿童单次活动时长在1 h以内,90%的看护人认为冰冷潮湿的活动设施会影响健康而进一步减少儿童器械类活动。活动场地设计的季节性应对不足,冬季儿童活动高峰时段为9:30—12:00和14:00—15:00,同时段建筑阴影区与活动场地高度重合,场地舒适性较差。社区中水系、绿廊等景观设施的活力较低,积雪结冰增加了场地意外伤害的风险因素,仅不足30%的社区配置了软质广场。


640.webp.jpg

                      儿童活动设施冬季利用率较低


640.webp (1).jpg

被高层住宅建筑阴影区覆盖的活动空间


3.1.2  环境要素可供性不足

寒地城市社区环境要素的季节性变化丰富多样,其中冬季儿童活动的动因或目的地多数与冰雪景象有关,但社区环境对冰雪景观的利用较差,可被儿童感知、使用或塑造的可供性冰雪要素较少。

3.2  寒地城市社区人文社会环境治理缺失

3.2.1  社区治理的儿童参与度较低

寒地社区居民在文化活动、志愿服务和政治研究等方面参与积极,但参与人员中鲜有儿童,适龄儿童常因学习压力、家长管控等原因无暇参与社区治理而成为被动使用者,社区参与内容无法激发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同时社区也缺乏儿童表达诉求的平台。

3.2.2  社区服务的针对性不足

目前,针对儿童健康的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目的为疾病预防,缺少对寒地城市儿童生长发育特征、家庭健康意识和邻里健康文化等隐性健康影响因素的针对性服务,同时这类服务短期收效不明显,居民认可度较低,开展难度较大,面向儿童的健康社区治理与居民健康价值观并未形成良性互动。


4

健康导向的儿童友好社区规划的国际经验

在已获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友好城市(社区)”认证的城市中,加拿大、英国和德国3个发达国家结合自身需求提出的相关政策倡议和开展的规划实践较好地回应了儿童友好城市理念。

4.1  相关政策倡议

下表4个城市和地区都提出了针对实际情况的儿童健康导向政策倡议,并施行了严格的认定程序和后期绩效评估。


加拿大、英国和德国相关政策倡议对比

640.webp (2).jpg

4.2  空间建设

社区公共空间是为儿童提供服务和表达儿童权利的重要场所,不同城市的共同愿景是为儿童创造一个充满活力、互联互通、安全和可持续的社区空间,针对地域性空间要素促进儿童活动和保障安全。


640.webp (3).jpg

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儿童四季活动建议

来源:http://www.kino-quebec.qc.ca/


4.3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主要为向社区中的儿童和家庭提供资源和服务、鼓励儿童权利表达。例如在英国伦敦巴尼特地区,“家庭友好”是地区理事会评估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通过社区和政府、志愿组织、教育和卫生等部门合作,以促进和巩固“家庭弹性”为核心改善儿童及家庭的身心健康和福祉,为儿童提供社区支持。


英国伦敦巴尼特地区建设“家庭友好”城镇的实施策略

640.webp (4).jpg

5

寒地城市儿童健康导向的社区规划策略

5.1  社区空间环境提升策略

5.1.1  提升活动空间及设施精细化水平

(1)针对气候特点优化活动空间布局

在5 min生活圈中增加具有临时避寒功能的半室外活动空间,突出空间的自然性与趣味性,为冬季儿童的活动、交往提供条件,在增加日照时长的基础上提高热舒适性,为儿童提供全季节活动娱乐空间。在10—15 min生活圈中提高社区与周边空间的连通性,满足步行、婴儿车、轮滑滑板、自行车等多种方式出行,丰富社区周边空间功能,实现冬季行程的连续与便利,提高冬季家长及儿童的出行体验和效率。

(2)均衡设置安全多样的活动空间形态

停留性活动空间应考虑不同季节的使用形式,通过可变的软硬质铺装来适应日照条件和室外微气候的季节变化,提高季节转换弹性,同时空间组织需满足低龄儿童家长的看护需求。流动性活动空间的慢行系统设计应考虑不同季节儿童出行的距离,通过绿道、线性广场、绿色长廊等空间引导儿童通行,将儿童常用的小尺度空间串联布局,提高冬季可达性。

(3)设计针对地区儿童身心健康需求的活动设施

开展寒地城市儿童成长发育数据的采集和研究,对标准化活动设施进行地域化调整。寒地城市社区儿童活动设施的布置应适当提高尺度跨度、增加细分精度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活动需求;适当提高活动场地的难度标准,增加篮球、羽毛球、轮滑等场地,合理分配专业活动场地与综合类活动场地的面积比例,设定推荐活动量以减少儿童肥胖风险。

5.1.2  提高环境季节性资源利用率

(1)发挥冬季冰雪资源优势,培养儿童冰雪文化认同

结合冰雪景观规划冬季慢行路线,在绿地、公园中播放适宜的背景音乐,减少儿童因视觉单调造成的消极情绪。根据社区季节性资源特点为儿童活动提供指导,培养儿童对寒地城市冬季环境的理解与认同,促进儿童户外体力活动,在冬季社区冰雪特色景观的营造中,为儿童及家庭提供易于参与的冰雪活动。

(2)提高暖季儿童活动空间的自然性与创造性

在社区景观规划中应注意常绿与落叶树种的搭配使用,植被设置应将大片集中式与小块分散式加以结合,既保证社区绿地覆盖范围,也提高季节性景观质量。适当增加地形起伏、下垫面材质变化、芳香植物和动物栖息空间等,从多角度唤醒儿童的感知能力并引导体力活动。此外,可通过建设社区农场来增加儿童接触自然的机会,在农作物种植、培育和采摘过程中引导儿童的认知发展。

5.2  社区人文环境治理策略

5.2.1  提高儿童的规划参与水平

一是邀请适龄儿童参与规划,在规划筹备阶段人员组成中纳入儿童,鼓励儿童表达活动诉求,从儿童视角推进方案;在施工建设中增加儿童的实践参与度,培养儿童的主人翁意识,增加体力活动;在后期使用管理中收集儿童的意见反馈,监督评估社区对儿童健康的服务绩效。

二是面向无自主性的低龄儿童或无暇参与的学龄儿童,应通过行为注记观察、SOPARC评估、环境感知地图等客观方法补充儿童的规划参与,了解儿童在社区使用中的兴趣点与障碍点,准确把握儿童的活动促进要素和健康风险要素,持续获取儿童及家庭的参与意见,提高公众认知和公众参与效率。

5.2.2  丰富社区健康服务的多样性

(1)开展家庭养育指导服务工作

通过社区指导、服务和组织来改变寒地城市家庭生活的不良习惯。以社区志愿服务团队、网络平台推送等方法开展家庭健康教育。此外,设立家庭健康评比机制,开展社区冬季趣味运动会、美食分享会等活动,鼓励儿童与家长共同进行健康活动,培养儿童的健康价值观,打造寒地健康社区的形象,提高社区的家庭参与度与健康水平。

(2)促进儿童交往,营造社区健康服务生活圈

通过社区活动组织来调动居民的参与积极性,积极应对现代邻里关系转变后的不和谐因素,建立邻里纽带,缩短社交距离,促进儿童社交能力发展,深化儿童对社区的认同感。发挥社区组织执行与群众反馈的速度优势,积极响应地方健康政策对儿童健康服务的指导。

(3)加强社区服务网络的组织联动性

应建立社区与周边学校或机构的联动机制,共同举办寒地特色集体活动,使儿童交往环境多样化。结合学区划分,与儿童服务组织共同建立儿童健康计划,明确不同组织的职能目标,开展冰雪路面交通安全、冰雪雕塑创造、早餐工程等主题项目并进行标准评估,形成组织沟通常态化,保证儿童在每一个学习生活环境中的健康成长。



详情请关注《上海城市规划》2021年第1期《寒地城市儿童健康导向的社区规划策略研究》,作者:冷红、张东禹、袁青,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作为一家深耕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多年的企业,盛裕集团以精心规划和细致执行为每座城市绘制出充满经济活力与独特魅力的幸福蓝图。这是关于每座城市背后的精彩故事,也是盛裕集团为之努力奋斗的美好愿景。
2024-02-29SJ盛裕 城市规划 SJ盛裕  阅读:3335
2023年9月25日,作为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重要活动之一,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艾奕康设计与咨询(深圳)有限公司承办的“微增量城市更新的破局之辩”学术对话专场活动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圆满落幕。凯谛思Arcadis建筑与规划董事刘严受邀出席。
2023-10-21凯谛思Arcadis 城市更新 城市规划 年会  阅读:2397
不久前,我们习惯于依赖机动车、私人汽车,近年,越来越多人更倾向于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并享受这一转变所带来的诸多便利,如适宜步行的街区、功能混合的社区、紧凑开发退让出的更多绿地空间。这正是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简称TOD)通过倡导高效、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所推动营造的更宜居城市生活方式。这也是我们目前正亲历和见证的中国城市变化,更是我们所亲身体验到的生活环境变化。
2022-11-12AECOM TOD 城市规划  阅读:4705
对于人类生存而言,除了疫情外,还有如山洪、地震、海啸、战争冲突等等其他突发状况,城市的规划师需要带着前瞻、科学、可持续的思维,洞见一个城市未来可能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他们带着对城市/地区的了解和对痛点的明晰,告诉我们,城市原来可以这样规划。
2022-04-01SJ盛裕 疫情 城市规划  阅读:6962
市规划资源局、市规划院说,世博文化公园将于今年与大家见面。这片近2平方公里开放共享的大型公共绿地,在规划上从“世博”“文化”“公园”3个角度进行诠释和演绎。建成后,不仅是一处可供观赏游憩、服务周边市民的公共绿地,更是一个开放共享、功能高度复合的城市公共活动中心。
2021-01-05上海发布 城市规划  阅读:5969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