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系统工程PPP项目 | GVL怡境国际设计集团
阅读:3962 2022-07-17

污水厂作为每个城市必要的功能基础设施之一,在环境发展趋势日益受到重视的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然而过去相当多的传统污水厂仅关注处理工艺流程的科学性、建筑与构筑物的实用性,几乎没有考虑过景观,常常为大众带来冷漠的空间形象,缺少人文关怀,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与时下的城市发展和社会需求已不再相符,过去两年间,我们团队通过广州增城再生水厂景观设计项目的反复研究与实践,探索了一个“2+2”新型水厂景观建设模式,即“低成本、低碳排、高效能、高质量”的绿色花园水厂,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景观策略,平衡污水厂建设时所面临的经费制约、生态修复、科教展示、人文关怀等多方面的难题和诉求,塑造一个易于建设和推广的标杆项目。


640.gif


设计背景

广州增城再生水厂位于广州增城区石滩镇,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内,其开发建设对保护增江、缓解东江流域污染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实地勘察调研,我们发现这里曾经是一片桑基鱼塘,在建设过程中对鱼塘的堆填和开发蚕食了原来的农业用地,人为的钢筋混凝土工程破坏了原本的水文和生态环境,无论是在前期建设和后期运营都将产生巨大的碳排放,导致周边环境面临着水体污染、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生态威胁
因此,我们希望在再生水厂建设的同时对场地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兼顾景观功能和低碳技术,通过景观策略实现“低成本、低维护、低碳排、高效能”的建设目标,打造宜人、宜居、宜水的绿色花园水厂景观,并以此开发模式为样板,打造可持续的低碳水厂景观示范区。

640.jpg

640 (1).jpg

概念


绿桑成荫,鱼塘连
通过对在地文化的挖掘,我们发现,作为珠三角特有的农业生产模式,桑基鱼塘展现了人们长期以来对水网纵横、地势低洼、洪涝频繁的地理环境进行可持续适应性改造的智慧结晶,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生态学价值,其网状肌理形成独特且艺术化的景观地貌成为典型的乡土农业文化遗产。
640 (2).jpg
640.png


于是,我们决定将“桑基鱼塘”凝练为设计语言,从不规则的基塘中提取简约、硬朗的多边形线条,利用栈道、道路、湿地、绿地等景观元素勾勒大小不一的基塘形状,这些几何体或为种植乡土植被的微丘,或为小型的休憩平台,或为湿地中的小围塘,或为大的调蓄塘,共同组建桑基鱼塘的网状肌理,在场地内再现“绿桑成荫,鱼塘连片”的桑基鱼塘的地貌景观,不仅使人们在这里体验肌理间生动丰富的功能联系,同时回应和延续了在地文化。
640 (3).jpg640 (4).jpg
640 (1).png

低成本


化繁为简,返璞归真

成本制约(包括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是我们在做这个项目中所面临的挑战之一,按整个厂区的景观面积来算,业主给我们的单方造价预算仅为200/㎡,而且这并不是个别现象,我们近几年接触的几个水厂项目都有这样“低造价、高质量”的诉求,为此我们还特意花了1个月的时间做了相关的市场调研,最终,在保证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我们决定通过空间营造、竖向设计、植物景观、材料选择、成品利用五个方面降低整个项目的建造和维护成本,化繁为简,返璞归真。

空间营造方面,大面积采用自然生态的方式打造景观空间,多采用植物群落的搭配,减少复杂的构筑物和地形塑造,节省施工成本。

640 (2).png

640 (3).png

竖向设计方面,尊重场地内的原有的平坦地形,因构建人工湿地所产生的土方被充分的利用到其他重点景观节点进行微地形塑造,起坡最高点多控制在1.5 米以下,利用植物巧妙的增加地形的变化绵延之感,打造丰富的地形线。

640 (4).png

植物景观营造方面,选择中龄期、幼龄期乡土树种,节省运输成本。

640 (5).png

材料选择方面,铺装设计方面考虑场地及道路尺度都要符合材料的模数,以300mm为单位,减少现场切割带来的材料损耗,在园路和非重点区域则使用造价低廉的压膜混凝土。

640 (6).png
640 (7).png

成品利用方面则预先挑选合适的成品,例如灯具、垃圾桶、导视牌等,控制景观效果,节约设计成本和时间成本。

640 (8).png

低碳排


项目全周期减碳、碳汇

我们从设计、施工、运维的项目全周期进行研究思考,通过低管理维护策略和固废回用策略来最大化减少水厂的碳排放。

首先,我们在场地中减少了球状灌木的种植以及大型乔木的数量,将观赏重心转移到密植的灌木绿带上,采用抗性强、固碳效率高的乡土树种,选择无需过多人工干预的地被品种,例如芒草、肾蕨等多年生植被,构建安全可靠的植物群落,仅靠雨水就能够保持良好的生长态势,减少施肥灌溉等维护频率,丰富的植物多样性配置可有效避免害虫爆发,降低维护难度。

640 (5).jpg
640 (6).jpg
640 (9).png

项目中超过30%材料使用了固废回用材料,例如木栈道使用复合木材代替传统木材,更加耐腐蚀,使用寿命更长,厂区内的道路垫层和基层则使用了含有废铁和砂的混凝土,减少了原材料的生产和运输。

640 (7).jpg
640 (10).png640 (8).jpg640 (11).png


除此之外,我们为后期的运营人员提供了有机垃圾堆肥技术,日常植被维护中产生的枯枝和落叶以及其他生活垃圾经过机器粉碎后,在发酵剂的作用下,可以生成天然有机肥,再运用到绿化上,并对土壤进行改良,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640 (12).png
640 (9).jpg


高效能


桑园围演绎现代雨、污水管理技术
桑基围是保障桑基鱼塘发展的水利工程体系,正如沈复的著名小说《浮生六记》是这样描述围、涌和窦的运行机制的:引水至园田成熟处,每一字号圈筑高堤,防止潮汛,堤中通有水窦,用闸启闭,旱则涨潮时启闸灌之,潦(涝)则落潮时开闸泄之。
为了更高效的收集和处理场地中的雨水、污水,我们将“桑园围”的建设理念融入到湿地设计中,在人工湿地中模拟基围、河涌和窦闸,利用水位差来调节水位,净化水体,控制不同时期的湿地生境:旱季时,打开污水厂与湿地连接的“窦闸”,将尾水引入一个个小“围塘”中进行沉淀和净化,再进入到“河涌”(调蓄塘)中进行调蓄、储存和回用,雨季时,关闭“窦闸”,湿地主要净化和调蓄场地内的雨水径流,“河涌”(调蓄塘)与外部水体连通,当场地内涝、水位升高时,则再次打开“窦闸”,将多余的雨水排走。
640 (13).png
640 (10).jpg
640 (13).jpg
640 (12).jpg

为了更好的保持人工湿地的水质,为鸟类、鱼类、昆虫及微生物提供健康的栖息地,我们通过构建植物驳岸、增加湿生植物种植、减少硬化的下垫面等设计手段,利用生物操纵技术调节生态系统内营养级之间的关系,创建不同的湿地自然生境,减少对人工维护的依赖,打造自然野趣的湿地景观。


高质量


花园式生态自然教室

考虑到作为绿色低碳的花园水厂景观示范区,我们将该项目设计成生态自然教室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和学习。项目团队规划了两条参观路线适应不同人群的学习体验,分别是政府部门参观路线和业内人士学习路线,并制定了丰富多样的课程,包括桑基鱼塘科普展示课程、桑基围工程技术展示课程、有机废物堆肥过程展示课程、低碳材料展示课程、风光互补路灯展示课程、海绵城市展示课程、湿地净化原理展示课程、生物多样性展示等20余项生态教育课程,完整地向社会人士、校园学生、专业同行展示了生态低碳水厂景观的建设思路,具有极佳的教育意义。

640 (14).jpg
640 (14).png
640 (15).png
640 (15).jpg


结语

未来新时代水厂建设,除了考虑从景观功能空间上结合厂区的不同建筑设施进行设计,更要基于水厂厂区的建设示范理念、周边地域环境的独特文化提取上去思考立意,通过对景观环境因素加以提炼、升华和再创造,加入科普展陈、互动科技等景观功能,使水厂厂区景观具有文化内涵、地域特征、行业特色,兼顾生态思想意识的同时,从风格上体现出水厂企业的文化特征及行业理念。

640 (16).png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增城区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系统工程PPP项目
建设方:广州增城北控水处理有限公司
面积:14843 
建成时间:2020 
造价:200 /
景观设计:广州怡境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璞致建筑
摄影:金哲峰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