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 · 蔡甸中法生态城 | ARTE夏邦杰
阅读:4594 2022-07-31

640.gif


提及“生态”一词时,人们容易联想到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的画面。的确,优美的自然环境是生态魅力的核心之一,但“生态城市”(eco-city)却不能如此简单地解读。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提出的重要概念,生态城市尽管没有公认的定义,但毋庸置疑,它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协同的复合体。


对于ARTE夏邦杰而言,构筑生态城市的奥义在于顺势而为。以智慧设计、前沿科技作为补充,绝不能本末倒置。“势”即自然,城市设计要尽可能地为自然留白。2017年,秉持这一理念的ARTE夏邦杰从全球众多竞标者中脱颖而出,开启了武汉·蔡甸中法生态城(以下简称:“生态城”)的未来理想城市实践。


  武汉·蔡甸中法生态城 


640.jpg


类型城市项目

业态:混合

客户蔡甸区政府

任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

地点武汉

时间2017-至今

面积35.8 k㎡ 


640.png

 关键词: 顺势而为

 巧妙运用自然之力



自然本身的禀赋极佳,设计师所要做的就是挖掘和提升它本身的潜力与价值,而不是千篇一律、毫无差别地去开发。——ARTE夏邦杰巴黎总部集团区域总监、资深设计主创潘明丁



640 (1).jpg
640 (2).jpg

❑ 中法生态城:场域环境(上)和效果图(下)


“生态城”位于武汉西郊蔡甸区,占地35.8平方公里,拥有山水相间、河湖纵横的独特水乡景观。面对丰厚的自然遗产,ARTE夏邦杰仔细梳理优化了当地的水系网络,并借由城市农业绿化带、可调节气候的绿色空间网络的建立,来勾勒一个平衡、和谐、宜居的花园城市。


为了实现永续生态的秀美蓝图,ARTE夏邦杰自一开始便着眼于“水”和“土壤”这两个基础却至关重要的元素,尽可能找回并保留全渗水自然土壤和场域内的原生植被,巧妙地运用自然之力来构建城市健康的水循环体系。


640 (1).png
640 (2).png

❑ 生态城的半岛小镇示范区:场域环境(上)和效果图(下)


以“生态城”东南端的半岛小镇示范区为例,由Nathalie Leroy领衔的景观设计团队首先将雨水廊道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并保留岛内原有的水塘地形,在三面环水的半岛内构建了“半岛中的半岛”,使珍贵的自然印记与新的城市设计和谐相融。人行其中,犹如画中游。


640 (3).jpg

❑ 中法生态城效果图:水景步道


ARTE夏邦杰还采用“变线为带”的方式把湖岸线拓宽,以保护交界处丰富的生态多样性,使湖水与城市之间形成一个有序的自然过渡。与此同时,设计团队携手苏伊士集团,运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测算方式和水力模型,识别出所有50年、甚至百年一遇的大雨会被淹没的岸线,来修正廊道与湖岸带的宽度,为未来留白,让人们即使在汛期也能依偎在自然的怀抱中。


640 (3).png

❑ 以适应不同降水量而设计的湖岸带 


在科技至上的时代里,ARTE夏邦杰认为恰恰是“低技术”(low-tech)的设计方式,而非技术的盲目堆砌,才是生态设计的本质所在。这种低技术、低人工干预的手法不仅拥有环境友好的天然基因,还可以大大减少未来的维护成本。在生态最敏感、最脆弱的半岛一隅,ARTE夏邦杰用“无为而无不为”的方式传递着它一脉相承的生态价值观。





640 (4).png

关键词:混合城市

 理性回归人体尺度



城市可以无限扩张,但人的身高、体能和对舒适体验的感知是不会改变的。因此我们的设计回归人的尺度,以居住者的美好体验为出发点,这是以不变胜万变的原则。——事务所合伙人Antonio Frausto



640 (4).jpg

❑ 中法生态城效果图


自然是生态的重要体现,但在生态城市的构筑中,它绝非独立的存在,而是串联所有社会、经济、民生、历史以及场所记忆的主线。在绘就自然这抹生态底色后,ARTE夏邦杰以人为尺度,打造出功能混合、与人的生活需求相匹配的城市空间,向近几十年来因城市蔓延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提出挑战。

640 (5).jpg

640 (5).png❑ 中法生态城效果图:宜人的步行尺度


相较于功能布局单一的“摊大饼式”规划,混合城市的设计理念意味着居住、商业、教育、产业、娱乐等多元融合,可以确保每个区域在最小的范围内可以保持24小时的活力,同时减少因汽车出行导致的碳排放,提升生活舒适度。


在混合城市中,农业是非常重要又常常被忽视的一个环节。我们珍视当地原有的农业资源,不仅在于保留农田生产,实现区域内农产品的短链循环,更在于保留本地农民和他们的生活方式,以此保留本地文化。“这不仅是对社会阶级多样性混合的一种尝试,也是对区域场所记忆精神的一种延续。”ARTE夏邦杰巴黎总部集团区域总监、资深设计主创潘明丁说。


640 (6).png

❑ 中法生态城设计理念:农业是城市和自然间的过渡


言谈中,设计师不禁将视线切换到万里之遥的巴黎。连续而整体的城市肌理、密集的小尺度街道、平展的天际线,共同造就了巴黎城市空间的品质,从而带来舒适、宜人的生活和步行体验。在ARTE夏邦杰看来,这一切不仅源自“自上而下”的结构性规划,还归功于“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甚至让更多居民参与到城市创建的行动中去。


640 (6).jpg
640 (7).jpg

❑ 维克多-雨果生态城实景,2019年交付


就在距巴黎西南2公里的Bagneux,ARTE夏邦杰以“总师”身份设计和指导实施了大巴黎的维克多-雨果生态城(Ecoquartier Victor-Hugo),将辖区内的“人-物-空间”有机地连接在一起。让Leroy印象尤为深刻的就是设计期间的公众参与工作坊。“设计不是一言堂,只有博采众人建议,才能不断对设计进行优化。”Leroy说,“在一起‘做’的过程中,城市居民有机会重新审视和改造自己的环境,让社区充满意义和活力。”


640 (8).jpg

❑ 维克多-雨果生态城实景:居民的共享菜园


“十年磨一剑”的大巴黎维克多-雨果生态城使ARTE夏邦杰囊获了包括法国国家城市规划论坛大奖、法国FIMBACT人居大奖和法国国家景观协会大奖在内的三项大奖。然而,比获奖更令设计师欣慰的是他们与当地居民共同建造的共享菜园,以及保留下来存储社区记忆的大树。


640 (9).jpg

640 (10).jpg❑  维克多-雨果生态城实景,2019年交付


从巴黎Bagneux到武汉蔡甸,尽管两地在空间范围、人口规模和文化背景都不同,但ARTE夏邦杰以人为本,从个体体验出发考虑未来居民生活、出行和工作的设计策略不会改变,拒绝浮于表面形态的设计,而是扎根于探求生活方式、解决核心问题的底层逻辑。正因如此,事务所合伙人Antonio Frausto才将ARTE夏邦杰在“生态城”的规划视为一种“城市策略”,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设计”。






行文至此,武汉中法生态城

“中法”二字的意义也呼之欲出。

在这个半城山水半城人的画境中,

ARTE夏邦杰所要构筑的,

不仅是现代设计笔触下宜人的尺度、

城市功能的混合、卓越的空间品质

和顺应自然的法式生活哲学,

还有集中法两国设计智慧

而碰撞出的先进策略和设计方法。

让我们期待美好蓝图变为生态实景,

在驻足思考与不断互动的过程中,

激发更多人对城市、

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