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成后的帕德玛大桥夜景
今年6月正式通车的帕德玛大桥(Padma Bridge),是孟加拉国目前最长的桥梁,也是该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项目之一。它将成为该国东西部客货运输的一条重要通道,促进该国第二大港口蒙格拉与其他地区的商业交流及货物流通活动,并将成为东联缅甸、西接印度的重要国际铁路运输线路,同时也是泛亚铁路重要组成部分。
AECOM为该项目提供详细设计、施工管理、经济分析、规划与技术咨询服务,项目范围涵盖6.15公里主桥、12.117公里引道、3.148公里公路高架桥、532米铁路高架桥,以及14公里的河道治理。AECOM全球长跨度及特殊桥梁总监岑肇雄博士作为项目的首席设计顾问,与其他顾问咨询方和承建方协同合作,用不懈努力和创新技术,在极具挑战性的场地环境下,完成这座具突破性意义、性能卓越的大跨度桥梁。
工程突破亮点
● 它是恒河之上迄今为止长度和跨径最长的桥梁
● 抗季风、抗震和耐冲刷的桥梁设计
● 长150米的预制钢桁架构件,与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相结合
● 桥桩长122米,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桥梁桩基
● 它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包括上层双向四车道公路和下层单线货运铁路
● 沿线安装了直径750毫米的燃气管道和光纤通信电缆
◎在下层桥面安装燃气管道(上图),岸上的V形桥墩(下图)
◎施工现场
01
更安全、更快速地抵达
帕德玛大桥是一座公铁两用桥梁,位于帕德玛河下游地区,将通过公路和铁路连通两岸。目前,来往两岸的交通时间已由原来摆渡渡河的7、8小时缩短至10分钟,极大地强化孟加拉国西南部21个地区与首都达卡的交通联系。
◎桥梁模型:上公路、下铁路的双层结构
在水网纵横的孟加拉国,桥梁是人们最需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同时,河流输沙量巨大所形成的松软粉砂河床,季风季节湍急的河流流速,以及帕德玛大桥建设位置位于地震频发地区,都为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带来种种挑战。
在结合了负载研究与自然环境可能带来的冲刷、地震和季风等影响因素的考虑后,设计团队分别从基础结构、材料以及跨度三个方面为帕德玛大桥的桥梁形式进行了模拟分析。
◎架设预制钢桁架
上公路、下铁路的双层结构的优势在于,分离的公路和铁路围护结构可以优化桥梁的操作、检查和紧急疏散流程,并可缩短引桥长度,降低造价;在材料方面,经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桁梁桥是平衡实现桥面重量、横向刚度和抗震性能的最佳建造形式;在比较分析了120米、150米和180米三个跨径方案的路面重量、基座荷载和施工成本后,项目团队最终选择采用效益最佳的跨径150米的预制钢桁架方案进行详细设计。
02
为抵御季风和地震而设计
由于孟加拉国是洪水、季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的地区,为应对大自然可能对基础设施造成的影响,项目团队利用先进技术和创新防灾解决方案来回应环境严峻挑战。
项目团队收集了过去40年的河流数据和季风季节变化情况,对此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计算分析,并基于此对不同的基础方案进行模拟。最终的方案采用由6根直径3米、长122米、“斜插”入河床的管状钢桩构成桩基,以有效抵御季风季节河床冲刷对桥梁基础的猛烈冲击。
◎模拟当地水流冲刷的模型(上图),优化后的6根管状钢桩构成的主墩(下图)
◎水上打桩作业
同时,根据模型分析,在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采用摩擦摆支座进行隔震,可大大减轻地震可能造成的影响。所有基于海量数据分析和深入模拟研究的设计,都是为了给客户交付具创新性与经济性的解决方案,给当地居民设计一座安全而便利的交通基础设施。
03
改善民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曾经,当地居民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横渡帕德玛河,有时甚至会因为恶劣的天气条件,如大雾或湍急的河流,以及长长的人龙,使交通时间延长至20个小时以上,从而导致糟糕的交通情况和货物运输延误。据报道,如今帕德玛大桥的建成,将为孟加拉国约27%的人口缩短100公里的交通距离,促进当地农业、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并为该国西南部地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从岸边望向通车的帕德玛大桥
这座大桥不仅有助于提高孟加拉国内部的交通连通性,同时也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将通过进一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及深化区域合作关系,为区域带来2.5%的GDP增长,为孟加拉国带来1.3%以上的GDP增长。
◎具雕塑感的桥墩
◎六角承台施工现场
帕德玛大桥项目用创新设计,为应对未来的自然冲击力预先做好了准备,为当地居民更舒适、更轻松地抵达他处提供了更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为连通两岸、提高地区连通性搭建了坚实基础,为推动经济发展、深化区域合作激发强劲动力。
项目负责人、AECOM全球长跨度及特殊桥梁总监岑肇雄博士谈及这个具里程碑式意义的项目时表示,“帕德玛大桥的设计集聚了先进桥梁技术、创造性思考和工程基本原理,或可为日后面对高难度项目挑战的大跨度桥梁建设提供重要参考。我们很荣幸能参与这个重大项目,并期待帕德玛大桥不仅造福今日的居民,也为下一代的宜居生活奠定基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