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 读
ZIAD始终将创作视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持续在创作组织体系的健全、创作人才的培养、配套机制的完善和创作氛围的营造等方面发力,深耕方案原创,力保项目落地品质,不断繁荣建筑创作。举办多届的“我是建筑师·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创作奖”,已经成为我院设计师原创作品的展示舞台。
2023年度院方案创作奖共评出13个优胜奖、28个佳作奖和6个人物风采奖。杭州余杭高桥片区城市设计在此次评审中荣获优胜奖。
▲ 杭州余杭高桥片区城市设计
1
项目概况
杭州余杭高桥片区城市设计
▲ 区位示意图
高桥片区位于杭州余杭区“城市新中心集中建设重点区域”的东首板块,北至苏嘉路(西延),东至毛家漾(余杭区边界),南至余杭塘河,西至良睦路,研究范围总面积为6.23平方公里,核心城市设计范围为3.58平方公里。
基地紧邻杭州西站,融入区域高速铁路1小时交通圈,便捷联动浙江与国际;同时基地处在科创大走廊、千年文化轴交汇处,是区域产业、文化、创新要素融合发展的价值高地。
2
规划目标
杭州余杭高桥片区城市设计
▲ 规划目标图
片区规划以“超级云翼,梦想高桥”为核心理念,通过“以多元功能为核心的未来潮流城市空间,带动片区凝聚人气”“发挥新中心科创产业优势,打造高密度创新街区,推动能级升维”“挖掘山水底色,彰显文化魅力,打造独特文化创新场景”,将高桥片区建设为新中心下一代创新集成标杆地。
目标一:云城东翼的潮流城市目的地
目标二:科创融入日常的实践活力场
目标三:激活在地文化的生境创新带
3
设计策略
杭州余杭高桥片区城市设计
—
破企业壁垒
——从强资源到强链接
▲ 链接周边产业,加强企业互动
经过调研和座谈,整个大走廊区域缺乏交流展示空间,并且产业服务水平也较低。因此,通过补区域短板,以植入会议会展、高级产业服务平台,改造更加开放的梦想小镇、高桥工业园等核心项目为抓手,去链接周边的产业,加强互动与联动。
▲ 十字科创轴
▲ 十字活力公园
▲ 西站铁路产业带
并在互动的基础之上,由点及线,打造了沿西站铁路的新兴产业带,沿良睦的交流展示创新轴,以此构建了方案核心骨架——超级十字作为引领,形成“1”核心“1”集群的科创策源梦想高地和融合区域功能的十字活力公园。
—
破产城壁垒
——从工作方式到生活方式
▲ 九宫格模式
▲ 九宫格聚落中的绿地
余杭的创新人群基数大,需要提供更有品质,更加开放的城市空间,去匹配他们的工作生活方式。规划引入九宫格设计模式,打造了3片九宫格区域,每个区域面积小于1平方公里,内部地下一层、地面层、地上一层都进行统一规划,并且设计了更密的道路网,以及更复合的功能空间,打破工作生活边界,这一设计,也解决了大运河对于开发量管控的问题。
▲ 五分钟城市圈
在此基础之上,规划形成功能高度混合、空间高度兼容、服务高强密度的5分钟城市。同时方案也完成了从点到线、到面的生成,云城东翼城市版图的填补。
—
破人的壁垒
——从功能城市到场景城市
▲ 无处不在的活力展
▲ 活力展街景
“规、建、管、运”全周期谋划,植入连续公共空间,策划丰富有趣的活动,打造充满活力的城市场景。围绕地铁站点,规划策划无处不在的活力展,利用5%的户外公共空间用于艺术展览,1% 的建筑空间作为微秀展示空间,同时最大可能地将艺术、商业、休闲、运动功能融合,实现微秀空间的全天候利用。
▲ 持续活力的梦想岸
▲ 梦想小镇大IP
▲ 毛家漾沿线创新文化区
在生态滨水区域,结合空间设计,策划全季全时主题活动的梦想岸。以梦想小镇IP为重点,联合周边校区、居住区等,举办各类创新竞赛、展览活动、科创论坛等;通过四季24小时系列品牌活动及社区活动,覆盖全龄段人群。
▲ 智慧人本的未来街
在串联各组团的生活道路上,策划弹性路网,削减机动车道数,增设慢行空间的同时局部设置限时无车路段和非对称断面路段,打造回归人本的完整连续步行友好环境;在产业区域规划面向未来的智慧路网,开展智能公交、无人环卫、无人配送等新业态探索,打造5分钟无人车配送圈等。
▲ 总平面图
依托破产业壁垒、破产城壁垒、破人的壁垒三个破题,最终形成“超级云翼 · 梦想高桥”的总体方案。
4
实施保障
杭州余杭高桥片区城市设计
▲ 总体鸟瞰图
通过城市设计的传导、全生命周期的实施计划两个层面保障规划落地。在规划层面,城市设计与控规编制并行研究、共同推进,包括小街区密路网的布局、混合功能、控制指标等,都充分落实在西站新城单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之中。而在实施层面,推动项目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重点项目已经列入政府年度计划、村庄拆迁工作已经开展。
应对转型背景下更为复杂的城市建设,增强城市设计的落地性,通过多专业融合、多方面衔接、多维度探索,衔接实际实施工作,实现城市设计精细化升级。
项目名称 | 杭州余杭高桥片区城市设计
设计部门 | 城市设计院
项目类型 | 城市设计
研究范围 | 6.23平方公里
核心城市设计范围 | 3.58平方公里
项目负责人 | 郑军、章明辉
方案设计团队 | 陈莉、王宏伟、吴佩璟、郑文杰、张雪妍、张昱展、王思洁、杨占超、王颖佳、袁莹、邵毅、范纯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