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项目根据城市风貌特色的要求,保持大明湖、千佛山等重要景区具有良好的衬景和相互之间的通视;保持“佛山倒影”、“青山进城”等景观视点、视线和视廊”的要求,建筑高度控制在50米以下。
在满足项目建设规模、功能及床位数要求的基础上,建筑尽量靠东南侧布置,对建设场地利用充分,也为中心花园和远期规划留足空间。
项目紧邻医院南门,通过项目的设计结合周边的交通现状,对于医院北、东、南三个院区出入口及流线进行了重新梳理,保证了车行及人行的进出有序,最大限度的实现人车分流。尤其在院区南门,结合本项目的车库口和环路,进一步优化了车行系统。本项目在3层西侧预留通道,通向连接直加、6号楼、3号楼的空中连廊,实现院区各建筑之间的无风雨化联系。结合限高、场地限制以及建设规模的要求,建筑标准层平面采用双护理单元的组合模式,病房布置在南向、东向和西向,均具有良好的日照条件以及观看千佛山景区的视线。
平面内部设置内庭院,为候梯空间及医护空间提供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东西两个护理单元中间的交接部设置了等候空间,提供了具有良好观景视野的公共休闲空间。
建筑延续“锦带“造型的设计手法,通过院区的整体建筑组群共同勾勒出高低起伏,绵延不绝的山体轮廓,与南侧的干佛山遥相辉映。
建筑细部采用舒展的水平线条穿插砖红色的构件点缀,体现时代感和人文关怀,弱化了建筑的机械感和生硬感,从心理和视觉上让人感觉更柔和、更自由,建筑通过微雕的方式做到了和而不同。



一层大厅,挑空2层设计,挑空高度达8米,大厅显现出大气、宽敞、通透的就医环境,让人眼前一亮,一种人文、现代、智慧气息扑面而来。
室内装修设计中对千佛山山脉用现代简洁的手法加以提取并应用于室内空间中,增加了医院的文化底蕴和特色。一层电梯厅南侧设置了约60㎡的咖啡厅、书吧,采用开放式设计,充分利用层高的优越性,创造出了一个开放通透、干净明亮的空间。
面积不大,服务升级,在显著提升患者就医幸福感、获得感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医院的品质和品位。病房内部不仅安全舒适、温馨美观,病房的窗外即是风景秀丽的千佛山风景区。患者在房间内即可欣赏千佛山美景及金色大佛。
在享受着优质温暖的医疗服务,祛除病痛的同时,还能感受千佛山那份独有的静谧。俯仰皆是郁郁葱葱的山林、远处的山系和寺庙、半山腰的大佛像……这一切都构成了最动人的医院文化特色。
▲病房
—
项目位置:济南市经十路以南、经十一路以北、山师东路以西
主要设计人员:吴帅、邢召强、韦菁、祝培杰、梁丽敏、李树一、田林、赵轩、郭红军、李荣杰、陆仕斌、张士友、于德帅、陈维、王效嘉
点“在看”,为好设计点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