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高崎机场片区改造提升工程 | 杭州园林设计院
阅读:6716 2019-08-14

640.webp.jpg

项目位置:福建厦门高崎机场片区

设计时间:2016-2017

竣工时间:2017

设计面积:约17.5公顷




厦门,古为白鹭栖息之地

今亦有海上花园之称

厦门之胜,胜于绿,胜于花,胜于自然


厦门高崎机场位于厦门本岛北端

是厦门本岛陆海空交通联系枢纽


640.webp (1).jpg

640.webp (2).jpg

2016年9月

台风莫兰蒂以中心最大15级风力正面登陆

给厦门带来巨大的生态及景观破坏

而金砖峰会第九次会晤

将于一年后在厦门举办

厦门需要以崭新的形象迎接来自世界的客人


640.webp (3).jpg


本次改造提升范围为

机场航站楼前整体环境及周边道路景观


设计团队首先深入台风灾后现场调研,对整体景观面貌评估定位,在植物景观风貌较为混乱、灾后受损、绿量少、季相色调单一的情况下,确定 “绿洲花海”的设计方向。


第二步适地适法,选取乡土植物景观配置,提出“入画入梦入厦门,绿意花语迎贵宾”的设计理念,重点展示厦门自然之胜的植物景观特色。




空间营造

航站楼前部分绿地在台风后呈荒废状态

空间平坦单一、观感较差

与简洁现代的航站楼不相匹配


640.webp (4).jpg

改造前


T4航站楼前环境提升改造,设计将开敞的大草坪与自然种植的密林相配合,打造一处南舒北密、向心围合、开合变化的自然风景林。


前景为清新开敞大草坪景观空间;中景舒林草坡入水且逐渐向密林过渡;背景在缓坡地形上片植秋枫、盆架子等大绿量乡土乔木,形成自然风景林,林带外缘点缀黄花槐、小叶紫薇等开花亚乔。


640.webp (5).jpg
640.webp (6).jpg

改造后


季相塑造

植物随着季节生长更替

在不同季节形成相对固定而又变化的景象

厦门的四季植物景观则是一首绿意与花色的交响曲

早前机场多植常绿植物

但长势较差,缺乏植物季相变化


640.webp (7).jpg

改造前


在T4前景观带设计中,变化得益于主景树小叶榄仁、大腹木棉及其它观赏植物的季相表达:春季小叶榄仁的嫩绿,夏季开花的鸡蛋花、小叶紫薇,初秋一树红粉的大腹木棉,冬季常绿桂花与下层四季花溪成色彩与姿态上的对比,为旅行者提供一处感受四季轮回、了解厦门时光的场所。


640.webp (8).jpg
640.webp (9).jpg

改造后


韵律表达

植物纵向轮廓线的起伏与韵律变化

是自然植物中最有力的节奏表达

改造前植物品种选择较为单一

林冠线平直,景观观感较为平淡


640.webp (10).jpg

改造前


机场主要的迎宾通道——高崎南八路,在长270m、宽 20-35m的中分带中。


设计重新营造波浪地形,在三处高点自然式布置小叶榄仁、香樟、大腹木棉组团,形成起伏变化的林冠线;小叶榄仁的轻盈树姿、香樟的墨绿厚重,大腹木棉的柔绵开花,边缘搭配波浪时花飘带,带来多重视觉韵律感。


640.webp (11).jpg
640.webp (12).jpg
640.webp (13).jpg

改造后


层次展现

厦门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沿海区域

温带阔叶植物与热带棕榈植物一同生长

构成了厦门独特的植物景观感受


640.webp (14).jpg

改造前


在T4贵宾区的设计中,选择热带特色植物大王椰子、中东海藻为前景点置,用阔叶大绿量香樟、杜英作为绿色背景林,搭配勒杜鹃、美丽变叶木、龙船花等色叶开花植物丰富景观色彩,将多品种植物在这里层次组合。


640.webp (15).jpg
640.webp (16).jpg

改造后


厦门高崎机场片区改造提升工程项目

自然之道

修补了“莫兰蒂”台风对厦门机场片区的生态破坏

2017年9月金砖峰会在厦门举办

引起全球广泛瞩目

机场片区充分展现绿洲花海、热烈迎宾的环境氛围

成为了一处厦门新海洋绿洲景观名片


640.webp (17).jpg
640.webp (18).jpg
640.webp (20).jpg
640.webp (19).jpg
640.webp (21).jpg
640.webp (22).jpg

文 | 一院 白岭

图 |一院 白岭、技术信息部 鱼二、参建单位

编辑 | 技术信息部 鱼二

责编丨张永龙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