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东头角地铁站公园|奥雅设计
阅读:11134 2020-05-27

深 圳 东 角 头 地 铁 站 公 园


项目概述

公园位于深圳市蛇口东角头地铁站A出口。蛇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窗口”,是一个新旧城区交错、多元混合发展的区域,蛇口的“豪宅化”、“国际化”和 “城中村”、“本土渔村文化”共存。本项目位于亟需改造提升的蛇口老街区域,东侧为地铁站口和道路交叉口,南侧是环境拥挤、居住密集的渔二村,西侧为老旧社区和人流量较大的蛇口市场,北侧有配套不足的学校和医院, 场地原为一片地铁口的简单绿地及垃圾堆放场。交通不畅、界面脏乱,环境拥挤、配套不足、人群复杂是本项目的痛点和难点。

 image (8).jpg

项目说明

项目面积仅3400平方米,面对复杂的现状条件和提升需求, 在尊重蛇口历史文化传承及满足周边居民的使用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团队致力于营造一个人本自然与活力多元的现代社区公园。 这里既是一个文化共融的生活舞台与公共会客厅,也能满足野趣自然的设计理念与海绵城市的设计要求。

设计团队提出了“渔村看世界”的愿景,为街区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们提供一个平等便捷、人文艺术共融共生、生生不息的公园。

image (11).jpg

共享边界

公园共有5个出入口,以及一个开放性的边界,每个界面以邀请的姿态,欢迎社区居民和过路行人使用场地、共享公园。

 image (19).jpg

(1)村头乘荫——记忆场所与蛇口基因

追溯渔村场地记忆,在地铁站口一侧营造村头林荫广场,为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失根者保留一方记忆场所,为老年人提供排遣孤独感的邻里交往空间。,使用模块化预制组合坐凳,致敬蛇口工业文化——中国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发区,以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蛇口基因。唤起蛇口渔村记忆,在地铁风井侧面设计了鱼群肌理的垂直绿化边界。

 image (18).jpg

(2)中央草阶下沉城市客厅

这是街区共融共生的活力环,是稠密拥挤环境下的公共呼吸之地。邻里家常、奔跑追逐、亲子互动、阳光野餐、发呆偷闲,形形色色的生活在这个街区大舞台上演,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公园为生活在周边拥挤环境中的老旧社区居民以及流动的深圳建设者,创造了工作生活两点一线以外的第三空间,在人情疏离的时代,找到归属和温情。

 image (10).jpg

(3)参数化设计影射城市生长与文化痕迹

参照类莫比乌斯环的形态,设计了一个镌刻蛇口岁月的时光生长雕塑。城市更新,不仅是空间的更新,更是时间与人的更新,三种更新在此交融互生,循环往复。

设计团队与清华大学曹凯中老师合作,在公园南侧近渔二村一面,采用参数化技术设计了一个带有时代精神的流线型亭子。一面是老旧渔村,一面是现代科技,就如蛇口,一半是历史,一半是开拓。

 image (6).jpg

(4)科技元素植入

按照结实耐用的原则设计大样,坐凳整石组装,台阶石材150mm厚,铺装石材50mm厚,保障公园的耐久和维护。园区还加入了自动喷灌、雾喷互动、透光混凝土等科技元素及材料。

 


(6) 海绵景观与恢复能效

铺装面充分考虑排水,设置了足够的排水设施,保证在突发暴雨情况下,公园无内涝积水隐患。科学的竖向设计,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营造海绵景观。坐凳顶面设置排水坡度,暴雨过后,坐凳无积水,可尽快恢复使用。

 图纸 (1).jpg

(7)美丽花园的共建意识

周边的市民见证及充分参与了街口花园的建设,蛇口义工定期义务维护公园。生活在这里发生,艺术在这里生长,审美提升及生态教育在这里萌芽。微小的设计改变了人们对日常的感知,触发了居民对生活的观察,创建人与城市间的情感黏性。

东角头地铁站公园,被老旧社区包围着的、家门口的小公园,切切实实改善了街区的生活环境,提供了人性尺度的综合活动空间。人们得以在5分钟步行范围内,暂时摆脱嘈杂拥挤的环境,共享这个街区的公园,与相熟近邻聊人生家常,在这里共融共生、生生不息。

对于亟需城市更新的老区,东角头地铁站公园就像是一个穴位的针灸刺激。未来会有更多渐进式的都市针灸方式,从小尺度干涉开始,激活潜能、连锁反应,为老旧社区居民带来更多社会福祉,促生城市的更新与建设发展。

image (10).jpg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