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怀念20年前的万科
阅读:4456 2020-12-16
很多时候,我们跟其他地产人聊项目的时候


不自觉地就会说起“那个时候”

20年前

那个时候,每一个新项目面世,就像新作品出炉一样,然后竞争对手看完之后,又会回家默默憋着劲希望能设计出一个更好的作品出来

而聊到最起劲的时候,我们总跳不过“那家开发商”

万科

从王石在七宝飞机航道下站了4个小时开始,万科就开启了自己在上海的项目开发之路,同时这也是一条钻研产品,然后不断在否定和坚持中前进的路

「万科城市之花」的围合式排布,给人行动线更多可能,而第三期「优诗美地」的双环抱式的布局,更是将这点发挥的淋漓尽致

640.webp.jpg

注重感官体验的豪宅项目「五玠坊」,摒弃豪宅就得金碧辉煌的固化审美

而南加州风格的「兰乔圣菲」、现代风格的「蓝山」,更引领了上海乃至全国风格主义浪潮

这里的每一个项目,都有自己的“脾气”,换到我们身上,就是我能清楚的回忆起每个项目的特点,而不是“一样的脸”

可以说,到现在万科的很多项目,依然被很多设计者拿来当活教材

而万科有的,根本不仅仅是这些

➤ 万科第一次做了将商业引入住宅区的模式
➤ 万科第一个探索住宅工业化开发模式
➤ 万科第一个尝试全装修实验,甚至还有自己的产品研发中心
...

万科不停探索新的住宅体系,它在这个被我们称作“家”的地方,死磕到底

这里的故事到底有多特别,为什么会让很多地产人到今天还在津津乐道

我想可以从这个42双鞋,开始说起


01
42双鞋

这是关于一个玄关42双鞋的故事

当时万科一个项目开盘,大家去看房,然后很多人刚看完玄关,就决定要买

640.webp (1).jpg


我们看看是哪42双鞋

如果夫妇俩带一个孩子,那先生和太太一周有5天需要穿皮鞋、2天休闲鞋、在家要换拖鞋,3个人一周就需要24双鞋

再考虑到换季,所以这个玄关,安排了一个容纳42双鞋的柜子,不仅如此

这些鞋柜,有高有低,可以让女主人,放长短靴,玄关当然不止放鞋

男主人需要出差的时候,玄关有放置拉杆箱的位置;如果喜欢打高尔夫的话,玄关还给球具预留了空间

雨天回家,玄关有放伞的伞架,伞架上还放置了滴水盆

此外,按照出门顺序,玄关各功能区相对顺序是,可以让你出门前取下外套,穿上后,还可以再照下镜子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客户,看完玄关就跟中介说,买了

完全被细节打动

而这样的“打动”,并不是偶然发生,背后是,万科U5生活系统中最经典细节,玄关整合系统

这类学术类的研究,万科做过一箩筐,现在依然孜孜不倦,再比如

永远的85cm

640.webp (2).jpg

这是万科厨房洗碗台高度

考虑到东方女性的高度,这个高度,经常使用厨房的女主人,可以无需弯腰操作

同时,上方也避开了头部的位置,防止碰撞,而且前方防水台,也不容易溅到衣服上

就是这么细

这是一家热衷于研究户型的开发者,它会从你进门开始,从门厅收纳-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一点点抠

这也是为什么别家总愿意抄万科的户型,省去了创新的成本

创新,让万科来

记得万科天空之城第一期(万科天空之城),刚出来的时候,有一个很惊人的设计

640.webp (3).jpg


打通了主次卧

而中间,用一个衣帽间连接,也就是说,我可以通过过道看看孩子,孩子可以直接去到客餐厅、书房,也可以直接去主卧

同时,过道还没有浪费,被做成了衣帽间

这一点点的小不同,非常受购房家庭热捧,类似这样的小创新也是许许多

万科会不断研究,什么户型才是真正好的户型,会在想,有没有可以创新的细节,可以给生活带来惊喜

而所有的细节,只为一个东西服务,那就是,更好住


02
这两条弧线,能带来什么

千万不要以为,万科只关注户型

我不知道大家关不关注小区道路,我之前关注的也不多,但自从看了N个万科项目之后,我发现原来这也可以有点“东西”

最想跟你们分享的,就是这“两条弧线

先说下,我们一般看到的小区道路是怎么安排的,内部规整的横平竖直,然后再连接到一个主干道,再通向小区的各个出入口

640.webp (4).jpg
图片来源:英国韦斯特国际设计机构

这种小区内部道路的设计,并没有什么不好

但是
你也说不出来,它有什么好

我们看看万科是怎么做的,这是七宝万科城市花园第三期,优诗美地
640.webp (5).jpg

每个单体都需要单独做,无法复制,因为每个单体都不一样

然后每2栋楼,相拥在一起,这里有个专业的词,叫组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先带大家看下,站在楼上能看到什么

640.gif

‍一个完整的绿化公园

冬天看银杏,夏天看樱花,注意哦,这还是我在冬天的傍晚拍的

这里面的内部道路,还被精心设计过,回环弯绕,增加了空间感的同时,还加入了成套娱乐、锻炼设施

然后两栋楼通过左右两个门,相拥成一个“小小区”,这里是其中一侧的门

640.webp (6).jpg

另一侧长这样

640.webp (7).jpg

可以想象这里可能发生的场景

回家路上,遇到下雨,在这躲会雨,顺便取个快递,遇到邻居,站在这聊聊天,不用担心风吹日晒...

两栋楼相拥的这个空间,让这里成了一个
有花园、有邻居、有人情味的家

在这样的小区过马路,小孩是没有人带的,走路不需要回头,走路的速度要比别的小区慢很多,不用担心后面会有车在按喇叭
 
见面打招呼的人多了,但同时因为整体环境安逸,大家说话声音都小了很多

这就是
两条简单的弧线,对人的影响


03
除了弧线

还有环线、蝶状、放射状

640 (1).gif
注:依次是万科城市花园东区、万科兰乔圣菲、万科春申城

而这些设计,可不是根据心情来的

围合式的设计,让小区多了很多公共空间,比如万科城市花园东区,居住楼栋之间相互错位环绕,在局部地区,可以留出一整块公共绿地

640.webp (8).jpg
注:万科城市花园东区

而小区和小区之间的连接,并不是生硬的用一个小区门锁上,而是很多这种小曲径

640.webp (9).jpg

而另一边,也确实通幽,走过去就能看到这个,经过体系化设计的小型园林,池塘、小桥、水上亭

640.webp (10).jpg

池子也有物业认真打理,是真有鱼的那种,完全不像一个已经快20年的小区

640.webp (11).jpg

如果遇到,万科城市花园东区和新区,中间隔着一条河的情况,万科不会只是简单的
架一道

首先,桥两头道路呈
S型走向,不仅丰富了社区道路形态,更关键的是,S型绕弯的位置,正好可以空出来

640 (2).gif

放商铺、放活动中心又多了一个居民活动中心

640.webp (12).jpg

而河两岸,除了小花园,还有塑胶走道,可以让业主散步、跑步

640.webp (13).jpg

也就是说,万科很喜欢,也非常善于做的一件事,就是

连接

不管是小区内部连接,还是各个片区、新旧小区的连接,万科都不会让它们各自散落,而是让它们之间产生联系

比如这个,万科城市花园第四期和前面一、二、三期之间的桥梁

640.webp (14).jpg
后来的万科天空之城,从商业内部延伸出了一座桥梁

640.webp (15).jpg

中兴路一号,更是用桥梁连接起了整个项目

可以看到,不管是什么形状的动线,还是连接哪的桥梁,万科都热衷于让它们之间产生联系,而这么做的好处,就两点

首先,就是让人行动线,多了更多的可能,
节约了时间,还丰富了空间感

其次,就是连接,可以共享资源配套,也会增进业主之间的互动,这就会产生
1+1>2的效果

不得不说,万科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产生过非常多关于人居的思考

尤其是
社区关系

不过做到这一步,还只能说万科,是一家优秀的开发商,而下面要说的,已经不仅仅是优秀了


640.webp (16).jpg
04
一家不像开发商的开发商

有一点,是万科能做到,而别人做不到的,就是

尊重

尊重自然,万科在土地勘探时,往往会保留那种原生态河流、森林,然后再根据地块自然肌理,规划整个社区

我们现在知道的,放射状动线的万科春申城、蝶状动线的兰乔圣菲,都是这样,请了大自然这个“设计师”


640.webp (17).jpg
注:万科春申城

所以,往往这类小区的绿化,就不仅仅是绿化了,而是大面积的绿植覆盖,比如万科春申城的T型原生态河流,以及841棵数,和1000多㎡的原生态小岛

尊重人文,万科在开发一个地方的时候,会想尽一切办法保存这个地方的历史,这种保存的方式,十分浪漫

比如,现在你走在万科朗润园的公园路上,还能看到这样有点奇怪的路

640.jpg
这些相互叠砌起来的瓦片,是8000多片原先这里民宅屋顶上的瓦


说到这,想起万科自己流传的一句话
,建筑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有时候建筑之美足以打动生活的一切

这也是为什么,万科一个项目的平均设计周期是15个月,而社会的平均设计周期是6个月到7个月

不过这样的坚持不是没有意义的,有两个数据很值得我们去了解

 80%的上海万科住户,得到过其他住户的帮助
 75%的住户,认为社区整体氛围越来越好

而且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无论去过多少个万科项目,它们之间总是很容易区分

而且隔了很久,也能说出一个所以然来


05
如果你认为万科只会盖房子,那就错了

现在如果你走在万科城市花园这个项目中,还会看到一家特殊的罗森店

这个店铺,原来是万科自己开的一个24h便利店,那个便利店员工,就是万科的,还提供送货上门服务,而这一切发生在

1992年

王石说:
“万科开发房地产,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也不仅是单纯为客户提供居住场所,而是从满足现代人追求安全、舒适、便利、完美的需要出发,旨在推介一种生活方式”

这话,我是信的,自从我吃过第五食堂之后

吃过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无论是原料,还是口味,都非常有十几年前机关大食堂的水平

640.webp (18).jpg

图片拍摄:耕读先生

这背后离不开对菜品的严格筛选,以及用料的细心,不讲究花里胡哨,只要健康、美味

所以万科业主经常携家带口,去食堂开饭


640.webp (19).jpg

图片拍摄:耕读先生
而且一家三口,3-4菜1汤,也不会超过100元

640.webp (20).jpg图片拍摄:耕读先生


要知道不仅仅是万科业主,周边小区居民,都可以过去,就连距离1-2km的老公房居民周末的时候,也会骑着电瓶车来这里吃饭

有次正好在路上碰到食堂阿姨,她说在第五食堂上班要经过很多道程序,面试、培训、考核,每一步都非常正规

然后待遇也比较好,她说那里的后厨环境是她见过最干净的后厨

除了第五食堂,还有第五学堂,还有丰富的社区活动,认真对待生活,仿佛成了一种万科社区的基因

全国首创的
居民公约,就来自万科良渚文化村(延伸阅读:良渚是假的。

640.webp (21).jpg
来源:余杭旅游

那时候良渚文化村的意见领袖们提议制定一个“村民宪法”,就是“村民公约”的前身

面对业主们的要求,万科客户关系部门,连同志愿者业主,在论坛中一条条梳理投诉和建议

然后汇总召开业主座谈会,提取意见,经过多轮沟通,拟出一份草案,共计50条条约,经过不断修改,缩减到32条

针对这32条,万科又面向良渚文化村的全体业主开始征询工作,这中间,业主和开发商之间是完全互动的关系

万科一直在寻找老业主,激发他们对社区的感情

在这次征集中,万科的4000余户业主中,有3653户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甚至有些身在外地业主还寄来了挂号信,表达自己的想法

最后32条,定稿26条

一件在别的开发商看来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被万科认真对待一点点付诸实践,前后历时2年多


这就是万科

回望这条路
20多年过去了


万科在不停打破、开创

看起来一切都在改变,但沉淀下来有些东西始终未曾变过

比如说,坚持做混合开放式社区、坚定不移的保证产品品质、坚持关注人、社区和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用极其认真态度对待物业来保证业主的生活舒适

这些,已经成为万科的DNA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地产人会怀念20年前的万科

其实怀念的不仅仅是万科,更是20年前的那段,大家一心扑在产品上的日子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在海南雅居乐清水湾海境新天·天境 大白找到了梦寐以求的海居生活 和叔一起去看看
2022-11-02雅居乐地产 住宅地产  阅读:6950
美丽的烟台依山傍海,烟波浩淼,这里有悠远古老的神仙文化、宗教文化、海洋文化······ 烟台钟灵毓秀,人文荟萃,蕴含着东方文化的灵秀之气。
2022-09-07上实城开 住宅地产  阅读:7787
做一个好的作品,这是中建东孚与观澜雅境的开场白,是人居与产品的第一次对话。建筑如面,照见居住精神,一脉至臻匠心,以根植苏州多年的经验为基底,中建东孚远见择址太湖科学城核芯,匠呈全新“境”系产品,匹配现代人居生活需求,以直面品质的设计探索,打造面向时代精英的改善著作,打造不可复制的品质人居之境,指引“未来建筑”的方向。
2022-09-07中建东孚 住宅地产  阅读:6929
光是世间万物表现自身和反映相互关系的先决条件,建筑与光历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律铭先生的名言,先生一直践行,也留下了传世的佳作。
2022-09-07宝能城发 住宅地产 宝能  阅读:6333
重庆·清韵阶庭能够从众多项目中入围品质类全国投票top10,主要源于将“宋式美学”的意境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营造出一场心灵的诗意栖居场所。回归住宅本身功能时,优化人居空间,将宋式美学与现代工艺有机结合,为人们在喧嚣的城市中,造一方悠然生活的居所。别墅级别的小区品质,为追求风雅品质的购房者打造独树一帜的外立面效果。
2022-08-27电建地产 住宅地产 电建  阅读:8664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