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华朗学校A地块 | 坊城设计
阅读:3433 2022-08-13

640.jpg


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与后工业化的进程,诸如深圳等工业化阶段兴起的城市,开始面临城市郊区、近郊工业区,与新阶段的城市功能演替和物质环境更迭不能匹配,存留的工业建筑成为城市空间发展与城市更新之中一个常见的议题。

在如今从增量扩张走向存量更新的转向之际,坊城设计通过将一个原有工业建筑改造成为一所崭新的校园,探索一个快速发展的高密度城市之中建筑可持续更新的新思路。



640.gif

▲ 以置入教育功能为例,通过对工业园的功能置换,从而实现从传统工业园到新城市生活圈的可持续更新


640 (1).jpg


将厂区改造成学校

项目前身原为一片综合工业厂区,位于深圳坪山高新科技片区,占地约5.4万m²,总建筑面积约9.6万m²,是一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交汇之处,需要思考如何才能结合周边城市发展成为一个可以实现科教共赢,资源共享和生态共生的未来学校。

640 (2).jpg

▲ 项目区位

用地分为东西两区,东区B地块原为闲置空地,可用于建设室外运动场地。西区A地块南侧为厂房,北侧为厂区办公、宿舍和食堂。目前场地出入口设置在东西区之间,与城市界面连接不畅通。建筑因为长期闲置,外观较为破败。

640.png

▲ 项目改造前现状


改造难点

原有厂房使用上与教育功能置入所需的相关配套规范存在出入,主要是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是项目A地块整体建筑密度较大,其中校园所需运动场地严重不足;

640 (3).jpg

二是现状厂房柱跨主要为8*8*4.8m和8*8*6.5m,面宽进深都较大利用效率低,且内部昏暗欠缺采光,与学校教学空间需求不匹配。

640 (4).jpg


洞察机会

首先通过结构分析,确定厂房更为坚固的结构框架可以赋予空间更多改造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进行柱跨空间与校园功能的映射分析;

640 (5).jpg

▲ 基于原有建筑结构制定的功能改造策略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四个校园改造策略:

01

将城市引入校园

BRING CITY TO SCHOOL

校城融合的教学模式更有活力和机会,设计上通过一条南北向的中轴将原本巨大封闭的单一厂房变成由多个功能体量连接的活跃功能体块。在南侧主入口形成一个将城市广场延续到建筑内的趋势。位于入口之上的透明的图书馆形成一个与城市对话的窗口。

640 (1).gif

▲ 与周边城市环境对话的形态策略

640 (6).jpg

▲ 与城市对话的校园形象

640 (7).jpg

▲ 建筑外立面

图书馆作为一个与城市对话的视窗,作为校园主入口的标志性空间。通过做体量的强调,并且无论是整个通高的采光廊,去向城市界面对话。

640 (8).jpg

▲ 图书馆的内部设计了类似书山的阶梯式的藏阅平台,大台阶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非定义空间

640 (9).jpg

▲ 图书馆中学习时可以通过巨大的视窗眺望城市

640 (10).jpg

▲ 图书馆建成照片


02

将阳光带回建筑

OPPORTUNITY

由于原厂房的采光条件不满足学校功能的需求,我们通过一定的拆改将阳光重新带进建筑,打造一个光廊+两个光庭,让主体建筑的内部成为明亮通透的空间。

640 (2).gif

▲ 一个光廊+两个光庭的建筑采光改造策略

640 (11).jpg

▲ 光廊入口改造前

640 (12).jpg

▲ 局部拆除引入阳光

640 (13).jpg

▲ 改造后光廊成为学校主入口的空间视觉焦点,将原本昏暗的首层变成明亮的入口门厅

两个光庭具有不同的标识性和功能,一个光庭布置了大台阶,更适合开展讲座、研讨活动,一个光庭具有两个不同标高的平台,更适合开展各类展览、演出等活动。

640 (14).jpg

▲ 局部拆改引入阳光

640 (15).jpg

640 (16).jpg

640 (17).jpg

▲ 两个光庭改造后成为开敞明亮的学生社交互动的大空间


03

将走廊变成街道

TURN CORRIDOR INTO STREET

较大的进深也给功能布局脱离传统教室+走廊的模式带来了机会:在获得良好的日照条件之余,围绕光廊和光庭形成公共回环——通过扩大为「学习街道」,在走廊置入更多的学习场景,将单一通行的走廊变成一个随时可以学习交流的街道。

640 (18).jpg

▲ 围绕采光中庭形成的学习街道

640 (19).jpg

▲ 走廊策略——拓展公共性与学习的自主性

640 (20).jpg

▲ 走廊空间拓展成为更为休闲的社交、展示的场所


04

将活动融入自然

INTEGRATE ACTIVITIES INTO NATURE

原厂区规划的户外空间以物流装卸和上下班通勤为主,没有整体的组织关系;改造为学校之后,则需要大量的运动空间,及促进学生成长的校园环境。

640 (21).jpg

我们将通行功能和活动功能相互叠加,利用绿化进行分区和导流,在十分紧张的空间内将学校的活动场景融合在自然之中。在满足各类运动设施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化整为零的设计手段,将原本大尺度的厂区户外空间变成尺度宜人的校园景观,多种景观功能相互交织、叠加,跑步运动、社团活动和轻松小憩的场景穿插出现,呈现了更为丰富的校园使用场景。

640 (22).jpg

▲ 高密度建筑狭缝中创造校园体育活动空间

640 (23).jpg
640 (24).jpg
640 (25).jpg
640 (26).jpg

▲ 校园改造前后景观对比


结语

深圳华朗学校是坊城设计对原本空置废弃的工业厂房再活化的一个尝试。在现今产业结构转型和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我们希望能探索并提出更多的更新改造的可能性——这些深圳工业发展的物质空间载体,以可持续更新的方式,与新的城市功能相融合,重新焕发建筑的生命活力。

640 (27).jpg


项目信息

项目:深圳市华朗学校A地块

项目地点:深圳市坪山区

设计时间:2019

竣工时间:2021

状态:建成

用地面积:54000 m²

建筑面积:96000 m²

班级规模:十二年一贯制

设计类别:旧改

 

设计范围:建筑方案设计、室内概念方案设计

主管合伙人:陈泽涛、苏晋乐夫

项目负责人:郭旭生

设计团队:马如帅、黎韬、王剑辉、蒋文龙、张建旗、林敬尧、黄清平、房琪、胡铖韬、郭兰都、闵睿、史雨佳、石成、邹金穗  

使用单位:深圳市华朗学校

前期设计管理:佳兆业集团控股创新研发设计院

方案设计管理:佳兆业深圳集团创新研发中心

项目管理团队:陈玲、刘涛洪、董永芳、王晶、杨嵩昱、曾光、黄长明、林海涛、周凤旭、覃巍

建设单位:佳兆业集团

施工图设计: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J&A杰恩设计

景观设计:GND杰地景观

施工单位:深圳泛华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摄影:曾天培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