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滨海附属小学 | 天友设计
阅读:1305 2024-11-04



创新校园——华东师范大学滨海附属小学


▲半开放的校园入口广场

▲具有表现力的室内中庭空间

▲城市界面呈现的现代校园

▲校园界面的公共空间


华东师范大学滨海附属小学由天友设计任军博士主导设计,于2024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项目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央商务区,总用地面积约2.8万㎡,建筑面积约3.7万㎡,规划设计为48班小学,引入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教育团队,从教育发展趋势、校园空间趋势和可持续发展趋势,提出创新的教育空间模式,旨在打造空间复合、健康生态、模式创新的校园。


01

建筑布局

Architectural Layout


学校在教学理念上,涵盖了常规教学空间和A-STEM空间,设计上采用“汇流”为设计理念,将两种教学空间在校园中交汇融合。校园采用组团化布局、一体化交通,将学校合理分区,食堂及风雨操场、报告厅及图书馆,各功能通过学习中心及二层屋顶平台联系起来,打造空间复合型校园。针对不同的教育、展示、交流功能,组织多种需求,展开精细化设计,构成多功能复合的开放式教学空间。

▲鸟瞰效果图


02

建筑形态

Architectural Form


建筑形态结合灵动的三组水平教学体量,顺应城市肌理和天津碱厂的历史文脉,与图书馆、报告厅、体育馆的大空间体量穿插组织,形成丰富的街景形态。淡雅的白色涂料与仿铜铝板相互映衬,形成虚实色彩呼应的质感对比。

▲简洁明快的城市形象


03

新型教育模式的布局

New Educational Pattern


在教学楼空间的安排上采取新型教育模式的布局,所有公共空间竖向叠加,把普通教室放在中间,专业教师和社团空间放在上下两层,提供了公共空间最大化的可能性。

所有公共空间水平核心,把学习中心、共享课堂、图书馆等重要公共空间放置在平面的核心,提供共同使用的可能性。



▲图书馆公共空间


04

空间——特色空间

Characteristic Space


首层中庭的共享空间,阳光穿过屋顶上的彩色玻璃,投射出花瓣形状的天光

公共空间圆形立柱与天花板的结合,稳重又不失童趣

入口雨棚特色建筑造型,玻璃顶既遮风避雨又明亮通透

公共联系空间,富有韵律感的光影



05

模式——多元教学

Diversified Teaching


▲阶梯图书馆

▲图书馆细部

▲风雨操场

▲图书馆下的室外看台


06

绿色景观——低碳生态

Low-carbon Ecological Landscape


▲中心庭院

▲环布英语名言的花池庭院


▲仪式感的形象入口广场


华东师范大学滨海附属小学从创新教学模式和小学生学习场景出发,创造出丰富活泼、多元复合的新型校园空间。


项目信息:

设计单位:天津市天友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竣工时间:2021年/2024年

设计人员:

方案:任军、邸扬、吴笑凡、张岱、孙熠文、闫美辰、姜为

施工图:李彬、吕颖、李刚、冯福雄、岳增群、王超、李文进、刘杰、刘晓萌、曲超越、叶红磊、李晓轩、肖荣彦

室内设计:天津奕素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关于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