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I国际执行副总裁谢岗:搭建层次分明的人力资源构架
阅读:4118 2009-05-27

探求中国建筑界未来10年发展,优秀设计公司的机遇与挑战

十年磨一剑,风雨铸辉煌,中国建筑设计的十年是向世界先进技术学习的十年,是中国建筑体系融入世界的十年。这期间建筑设计公司顺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各设计公司在中国全面开花,他们在生存之中寻求发展,走品牌化之路,规模扩张迅速。于是我们又迎来了下一个十年,本期《建筑周刊》将与您共同探讨,建筑行业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

话题主办:《建筑周刊》 Lagoo中国网

本期嘉宾:易兰亚洲,翰时国际,东方华太,天友建筑,AAI,SOM

记者:angela


谢岗,出生于建筑世家。完成专业学习后即从事建筑设计专业工作,先后曾主持、设计、协调了数十项大型公共和民用建筑项目,涉及全国多个城市和地区。在1995-2003年期间,曾就职于加拿大B+H国际建筑师事务所,担任董事、副总经理、项目总监等职务。谢岗时任AAI国际建筑师事务所(加拿大)董事,执行副总裁。 


《建筑周刊》:AAI作为一家立志于在中国长期发展的国际性设计机构,在这里发展的五年间对中国设计市场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对本土建筑设计公司评是什么?

谢岗:
中国建筑市场的飞速发展体现在多个层面:首先是政策层面,15年前政策变动不会直接并快速的反应到设计市场,但如今政策能够快速落实到房地产,续而影响到设计单位、使用者和金融界等行业;其次,设计市场近年快速均衡的发展使我们无法单纯用“境外”,“国营”,“民营”来区分各家企业,而需要套用上三到四个定语才能描述清楚一家设计公司的特点,这从侧面说明了整体市场在进步。再次,投资者和使用者的眼光和知识也有了明显进步。这几方面的关联度也在不断提高。

中国本土公司发展背景迥异,无法一概而论,有从公有制企业的转型到民营的;有小作坊(过去称为草根公司);有海归派成立的公司;还有境外公司旗下某个相对独立的中国机构等,他们因自身的特长,市场的需求而在这个服务行业中生存着,总而言之,丰富的企业形态形成拥有不同联合体的局面,使优胜劣汰充斥着目前的建筑市场,我认为这是建筑公司必经的一个自然进化过程。

《建筑周刊》:请问你们平时会采取什么措施来确保建筑作品的质量?

谢岗:
在项目评判时,人们常凭情感投入的多寡得出不同的判断;AAI则会采用一套成熟的管理方式,并直接贯彻到设计的各个环节,以确保最终设计成果达到令人满意的分数线。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对待每个项目都很重视,无论规模大小,都会一视同仁的投入最大的精力将它做到最好,我们甚至会特别关注那些并不光辉的项目,让最不起眼的项目的质量达到一定高度,并不断突出我们最好的项目。

保证质量还要靠人才,AAI对建筑骨干会有一个五年评议机制,用来帮助我们调整每年的业务方向,或者判断是否发展某专业,或者重新组合一个优秀队伍的管理者等。

现在谈谈AAI对建筑物的评判标准,首先建筑需要符合城市精神;其次需要满足投资者的利益,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不仅要提高项目知名度,还要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这要求建筑师肩负起很强的社会责任。大家喜欢把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AAI则一向认为建筑是严谨的科学、是严谨的工程学,需要用严肃的责任心去对待。很多人会简单定义的“建筑形象”、“建筑立面”、“建筑美学效果”,其实AAI更关注的是人们对建筑产生的身心感受。

《建筑周刊》:你们为市场提供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等多方位的服务,那么请问AAI最杰出的领域是什么呢?公司最擅长的是什么?

谢岗:
尽管AAI每年会承接15%的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业务,但我们最杰出的仍是建筑设计。假设一个建筑师不懂城市原理那肯定无法满足城市管理者和参与者的诉求;不懂市场,不懂购买心理以及目前经济原理就谈不上去塑造消费者满意的场景,因此我们每年都会调动不同建筑师去从事城市规划项目,帮助他们加深并形成城市规划的概念。

《建筑周刊》:建筑设计你们有更细化一点的吗,有人擅长酒店设计,有的擅长超高层,你们是擅长哪一方面?

谢岗:
建筑师很难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一位称职的建筑师,职业生涯不应受到建筑类别的牵绊。举我们自己的例子,AAI的骨干曾经从公共建设转向做住宅,并取得不错的成绩,这正是因为建筑是门科学,是讲原理的,只要懂得并尊重这个原理,且具备融会贯通的应用能力,就可以不断挑战和拓展新的领域,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太拘束。假如某个体或公司总拘泥于现有很狭隘的领域范围,包括建筑门类或风格,亦或是服务形势,那它的抵抗力会很差,一旦遭遇市场变动,便会不堪一击,导致分裂,AAI的建筑师团队是一群擅于独立思考并有很强可塑性的人,是一群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程并对团队负责的人。

《建筑周刊》:AAI负责为和平饭店的修缮与整治,这是一项极富难度的工作,你们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并将如何克服?

谢岗:
AAI在和平饭店项目团队里仅是一个组成部分,目前至少有6、7家公司参与此项目的重建。资料和档案破损不堪,数据无据可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难题,由于它历史悠久,背景复杂,在经历了多次磨难和修缮后,这栋复杂的建筑物需要我们象测绘师那去测量,这在我的建筑师生涯中还是第一次遇到。其次,这幢大厦在二十年代刚建成时,包括了购物中心、银行、办公室,公馆等复杂综合体,我们要面对如何还原并完善它五星级酒店的机能的问题;再次,和平饭店从法规上来说是一个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建筑,这就牵扯到了法律问题,上海市民对和平饭店倾入了很强的情感,我们必须从专业角度对它的每个环节重新做出严谨的评估,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让它在今后五十年内持续发挥一个不落后的功能。如果把一个建筑设计成一个没有使用价值的古董,那就丧失其作为建筑文物的意义了。

《建筑周刊》:我们可以看到,AAI比较热衷参加中外各类设计竞赛和论坛,而且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作为一家颇具影响力的公司,请问你们在前五年的历程中形成了怎样的公司理念或管理方式?

谢岗:
公司早期管理非常系统化,层次分明。AAI进驻中国后,如同身处国内建筑市场的任何一家事务所一样,在面临机会多变动大的状况时,一度需要承接不同类型的项目以及不同规模的合同等,因此组建一个更具活力、更具弹性的团队,营造轻松宽松的办公氛围,使公司获取更大应变力的措施。在工作、培训、竞赛中,我们挣扎在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和营造和睦办公气氛这对矛盾体间,努力寻求出最佳的答案和方法。

做对事更要用对人,一个工程将历经策划,设计、制图、技术法规把关、现场配合等多个环节,需要员工将自身最擅长的专业方向卓有成效地运用于某特定环节,才能建造出高质量的建筑来,因此AAI讲究的是因材施教,将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上。

《建筑周刊》:公司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谢岗:第一是人才储备,人力资源向来是设计公司最为重要的资源;第二是资金管理,我们会储备相当数额的年运作资金,以便能够自如应对变化无常的市场,持续设计出高品质的建筑。其中,搭建层次分明的人力资源构架是AAI的核心战略,我们不会奢求各种能力集中在某个员工身上,而会将不同专长、不同经验、不同创作特点,不同的技能的人才放置于一个运作系统中,依靠他们的彼此配合来发挥他们的优势和作用。我们希望我们的人才招聘和培养始终可以和公司每个发展阶段的人事结构保持一致。

《建筑周刊》:您认为外资企业在人才培训和本土公司的差距有哪些?

谢岗:
外资企业和本土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没有明显差距,但可以肯定的是,外资企业用人会更稳健些,因为它已经形成固有的管理和质量系统。我倒是认为未来中国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会比境外公司更具竞争力,我们很多设计院都有培训、考核、晋升这样的机制,而国外公司没有那么复杂,也没有花很多精力在员工培训上。

《建筑周刊》:AAI多年来活跃于国际化建筑设计领域,同时也很尊重中国独特的建筑文化,致力于将国际化的创新和渊源的中国智慧相融相生。请问你们认为未来十年中国建筑的创新性将体现在哪里?

谢岗:
中国建筑的创新力取决于中国建筑市场的接受能力,这个接受力很大程度上是由媒体评论操控着的。例如T字形的户型结构,最先从万科的声音变成媒体的声音,续而变成老百姓的心声,直到最后变成国家的法律,媒体起到的作用不得忽视。我个人认为建筑创新的下个阶段会趋向两级化发展,一级将走大胆路线,特别对于某些出名的建筑公司和建筑师更将如此;一级是走务实性发展路线,现在很多建筑务实性不够,比如在紧张的土地储备状况下,采取高通风采光措施会浪费有限的国土资源。另外,我并不认为在建筑的外在创新高于一切,但建筑必定会逐步务实。我想所有的建筑的大部分都该符合人类使用要求或是经济的某种要求。

《建筑周刊》:大部分外资建筑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比本土的更保守一些,你对这个情况如何看待,你认为未来十年建筑公司会往大而强的方向发展吗?

谢岗:
发达国家的外资设计公司要扎根某一个地方首先设定“持久强大”的战略目标并不现实,这与他们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有关,尽管外资公司在技术、理念等方面仍保持领先,但就态度和投入力度而言,并不具有明显优势。假如外资设计公司真要全面占领中国市场,需要投入更多资金,人力等资源,才能起到战略性意义。相对于民营的或者本土公司来说,他们扎根中国,一心一意的开拓市场反而更容易获得成功。

公司介绍

AAI国际建筑师事务所(加拿大)是一家立志于在中国长期发展的国际性设计机构,提供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等全方位的服务。事务所总裁及多位项目总监和设计总监均有在中国十五年以上的工作和合作经验,参与完成的项目超过200个。

事务所集中了来自于北美、欧洲、亚洲其他国家的执牌建筑师、建筑设计人员以及本地优秀建筑师。这样的综合性团队能通过与当地的顾问和政府部门的有效合作提供富于创造性和创新精神的设计作品,并保证实施力度。

AAI不断扩展的设计发展综合服务和项目管理能力是帮助其取得建筑成就的重要因素。

2003年至今,AAI在中国已设计和正在设计的项目规划面积累计已达3,500公顷,建筑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工程项目遍布上海、北京、天津、苏州、成都、青岛、大连、呼和浩特、武汉、三亚等城市。

AAI出色的业绩和杰出的信誉为其在变化无穷的中国建筑设计领域赢得了领先地位。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2015年12月18日,上海龙盛国际商业广场的开幕,填补了周边地区缺少规模商业体的空白,为方圆2.5公里范围内近30万人提供吃、喝、娱、乐、购等一系列生活娱乐配套服务。对周边居民来说,这是一个一站式家庭购物休闲的好去处。
2015-12-20ARCHINA 捷得 JERDE 建筑评论  阅读:6508
用珍惜的方式,待存在之历史 《古尊宿语录》,百丈禅师说“只异旧时人,不异旧时行履处”。 不修之修,无得之得:(佛与禅)不华丽,不造作,不宏大,细致而微,简以致用。
2015-06-11ARCHINA 建筑评论 毕路德 杜昀  阅读:5816
DAO陆道股份规划事业部应用GIS技术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规划设计服务,以尊重自然的设计理念让人“记得住乡愁”。在陆道股份设计师眼里,文化可以通过设计来实现。
2014-08-26ARCHINA 建筑评论 DAO陆道 GIS  阅读:6398
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于导入产业,实现就地城镇化。旅游产业凭借其行业特性,成为新型城镇化产业导入的重要选择之一,而不同地域的文化,无疑是新型城镇化浪潮中保质乡愁的核心力量。
2014-05-14ARCHINA 建筑评论 陆道文创 谭启钰  阅读:5219
如果我们放下恶俗的起哄的心态,才会有能力用心去聆听这些凝固音乐的建筑空间节奏中或舒缓轻快或高亢激扬的旋律,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了品读 “中国好建筑”的良性心态。
2013-12-03ARCHINA 建筑评论 中联筑境 薄宏涛  阅读:7393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