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澜中学(芜湖市第二中学)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用地面积44940.15㎡,地上总建筑面积30246.67㎡(含保留建筑2179.08㎡)。规划建设内容为30班高中(约1500名学生、120名教师)。
设计思路:书香院落 秀石雅韵 历史脉络 人文荟萃
安澜中学的建设,需在有限地块内设置30班高中,项目小而美,小而有特点。如何处理校园和复杂城市环境的关系,塑造历史文化气韵的校园空间,同时作为城市丛林中的节点,向周边传递丰富形态界面和深远精神内涵,为本次设计关键。
充分尊重学校功能,以“书香院落,秀石雅韵”的理念,营造学校特质空间,校园向北打开,面向西洋湖。
教学楼采用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错落有致,形成浓郁人文气息的现代化校园。
校园各单体分布图
© UAD
校园北侧鸟瞰
©章勇
教学楼组团东侧透视夜景
©章勇
教学楼东侧透视日景
©章勇
中央绿化景观
©章勇
实验楼、报告厅、体艺馆等公共建筑则如同湖边璞石,雅致而新意,寄托淳朴坚韧的美好寓意。
工整的教学院落与活跃的公共建筑形成富有趣味的造型对比与空间融合:清幽风雅于书香院落间弥漫,锐意创新在秀石雅韵中迸发,相互映衬。
校园东侧鸟瞰
©章勇
报告厅体艺馆西立面
©章勇
操场主席台透视
©章勇
教学楼组团间广场
©章勇
学校前身于1943年为纪念著名抗日爱国将领、革命烈士戴安澜将军而创办。校园记忆将军的峥嵘岁月,亦是爱国主义教育平台。新建校区从局部到整体,从内涵到形态均体现历史脉络。
战死沙场的中国远征军最高级别将领戴安澜
©网络
远征军纪念墙分布示意
©UAD
主校门中轴透视
©章勇
远征军纪念墙以连贯而错落的混凝土片墙为线索,由外至内介入校园空间,建构叙事性与文学性的记忆。锈蚀的斑驳印迹,赋予历史厚重感。裂缝洞口处的互望、内外的框景、象征性的放射性地面构图,促成空间的交叠、互渗,产生情感共鸣与历史追思。
综合楼门厅
©章勇
书院建筑群组,布局严谨,红褐色与灰色调相结合的民国风韵。璞石建筑以简洁的灰色涂料与灰白色穿孔板结合,自由灵动,营造人文荟萃的儒雅氛围。
教学楼西立面
©章勇
宿舍楼西北侧透视
©章勇
在此项目中,我们尝试延续历史人文脉络、满足多样空间造型,营造见微知著、诗情画意的校园环境,为城市空间多样性做出贡献。
宿舍东侧透视
©章勇
综合楼前广场东向透视
©章勇
教学楼西侧沿街透视
©章勇
项目信息
建设项目丨安澜中学(芜湖市第二中学)
建设业主丨芜湖市教育局、芜湖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处
建设时间丨2017-2021
建设地点丨安徽芜湖
设计单位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总负责人丨鲁丹、王启宇
项目负责人丨王启宇、夏黄靖
建筑设计丨夏黄靖、高梦格、徐崭青、卢宇佳、袁帅、洪敏、赵城楠、丁晨
结构设计丨宣基灿、王正刚、林巍、陈枭、叶芳芳、金杨
电气设计丨卢德海、金圣杰、郑凯、刘冠男、柳科旭
给排水设计丨桑松表、张鹏飞、汪鹏飞、陈哲毅、沈静文
暖通设计丨田向宁、王琰、林丰饶、杨鸿基
智能化设计丨杨国忠、林华、王雷、叶敏捷
景观设计丨朱亮、李倩雯、唐立舟
室内设计丨任志勇、吴恝楠、庄文祥、熊籽发
幕墙设计丨史炯炯、洪抄、王建忠
舞台设计丨池万刚、陈涌
岩土设计丨胡根兴、陈赟、辛蕾、顾家诚
工地驻场丨戴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