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Context
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上海西岸曾经是中国的交通、物流和生产中心;随着黄浦江沿岸的城市更新项目陆续开展,西岸滨江空间已转变成为上海新的艺术中心,和市民们享受城市户外生活的地方。
tao+c西涛设计的蓝瓶咖啡,坐落在原上海水泥厂旧址改造的西岸梦中心的沿江北区建筑,东面朝向江岸边的一个老船坞,是场地上少数留存的历史遗迹之一。
▲ 总平面图
02 The Canvases
▲ 概念草图
两片 “浮帐” 由两根略倾斜的木柱撑起,在空中将原来的一个长方形空间分成两个没有分界的组团,木柱子锚定出帐下空间的轴心。这是一个直白明确的意象,引导使用者在帐下聚集围坐喝咖啡,感受一种被庇护而不受拘束的放松氛围。
▲ 浮帐与空间,平面图解
▲ 帐下空间 ©Wen Studio
▲ plan 设计平面图
由花旗松多层板组装成的木作系统,是架子也是墙体;分离出厨房与外场咖啡区的空间边界,又嵌套串连所有功能——墙板、展示架、厨房出入口、后吧台、座椅和餐牌等。木头温暖的色调让整个空间变得舒适柔和。
04 The Precasts
预制混凝土的运用
在曾是亚洲最大的水泥厂之一 - 上海水泥厂(1920-2009)的场地内,我们希望延续其工业历史的记忆,尝试引入预制混凝土构件。
预制混凝土构件无处不在,而且种类及功能广泛。这些预制件之间直接的搭接关系表达了结构体系里“力”的传递。
▲ 城市里常见的预制水泥构件
▲ 吧台预制混凝土构件搭接关系
▲ 吧台构件分解图
三种主要预制混凝土构件(柱,梁,面),以简单的搭接关系组合成咖啡店里的转角吧台。预制混凝土组件的构造被重新诠释及表达,从这种日常的城市里的构建材料让居民感受到一种熟悉感。
座位长凳采用了预制混凝土块为基座,与松木板互相插接支撑起座面和靠背。让本来在空间里互相独立的两个主材料在这个家具里产生了微妙的关系,同时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 长凳工厂内制作
▲ 混凝土基座长凳 1:1 样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