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城镇化的守望者
阅读:4013 2020-03-30

640.webp.jpg



编者按

往年,春暖花开日,便是地产行业年报发布时。今年“春天”迟了,年报季已经如约而至。疫情影响之下,不确定因素频出,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何去何从?楼市向好向坏?春江水暖鸭先知,听听房企怎么说。


今天推出“年报季”系列第六篇,来自“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园的声音。


疫情爆发之时,城镇之间的流动一度中断。

 

如今疫情降温,城镇关卡陆续开放,人员开始流动,经济按下重启键。

 

不过,从改革维度看,流动中的城镇化进程其实从未中断过。

 

而在此进程中,一批房企成为城镇化的坚定守望者,进而摘取了丰硕的果实。

 

比如,今天要聊的碧桂园。

  

1

 

被外界称为“宇宙第一房企”的碧桂园,内心似乎并不向往“浩瀚宇宙”,反而始终扎根在三四线城市。

 

事实上,三四线城市已经成为新一轮城镇化的主战场,碧桂园的布局其实大都穿梭在城镇化的浪潮中。

 

去年,国内城镇化率首次超过60%,外界也在窥探碧桂园发生了何种变化。

 

3月27日,碧桂园发布的2019年财报给出了答案。

 

财报显示,2019年碧桂园实现总营业收入约为4859.1亿元,同比增长28.2%;实现净利润约为612.0亿元,同比增长26.1%。

 

总体上看,碧桂园在过去一年迈出了稳健增长的脚步。而另外一项指标——现金流,则加固了这份稳健。

 

疫情之中,收紧的现金流,成为悬在诸多房企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它们纷纷推出各种折扣优惠,试图保证现金流的通畅。

 

反观碧桂园,似乎动作并不多,如今看来这份淡定源自它手中充足的现金——财报显示,截止2019年12月31日,碧桂园账面拥有现金余额2683.5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这大概就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样子。

 

这些“粮”,恰恰主要来源于碧桂园跟随城镇化进程,其深耕的三四线城市。

 

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碧桂园的项目已遍布内地200多个地级市,合同销售面积约62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2%。

 

最近几年,市场对碧桂园布局三四线城市有所顾虑。

 

碧桂园在过去这一年取得的业绩,让人看到这种“顾虑”似乎是“多虑”的。

 

截至2019年底,碧桂园三四线城市项目获取18个月后,投资转化率为1.27。

 

相对而言,同行一二线城市项目的投资转化率为0.71或以下,碧桂园的三四线项目优势明显。

 

当然,碧桂园能在三四线城市中获得较高投资转化率,与诸多因素有关。

 

首先,三四线城市大型房企较少,同时又是熟人社会,攀比心较强,因此购房者首先会挑选有知名度的品牌。于是,碧桂园作为龙头房企,在三四线的品牌效应更明显,投资转化率更高。

 

其次,运营操盘能力、产品力等因素,也助力了碧桂园投资转化率的提升。

 

2

 

在深耕三四线城市的进程中,碧桂园的盘子看起来铺得相当广,销售额也在连年增长。

 

但在此过程中,碧桂园其实掌握着自己的章法。

 

首先,总体上看碧桂园的销售额在稳步增长。财报显示,2019年碧桂园的权益合同销售额为5522亿元,同比增长10.0%。

 

10.0%的增长似乎不算太大亮点,但横向比较看,这个数字超出了2019年TOP100房企6.5%的权益销售金额增速。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园采用的是权益合同销售额,而非部分房企使用的全口径销售额。

 

两种销售额的区别在于,前者悉数为自家卖的货值,而后者掺杂了合作方的货值,这也显露出碧桂园在自家销售额上的底气。

 

其次,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碧桂园的货值也在有序地铺开。

 

财报显示,2019年碧桂园拥有的权益可售资源约为24181亿元,其中73%的权益货值位于中国五大城市群,97%的位于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上的区域,93%位于人口流入区域。

 

其实,这种紧跟城市群、人口分布的布局,具备国家宏观战略政策的支撑。

 

回顾过去一年,一系列的针对城市群规划的政策贯穿全年。


比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分别2019年2月和12月发布。

 

事实证明,政策调控下的城市群,也在影响着房企的销售。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千亿房企长三角与珠三角城市群的销售额贡献较大,占比分别为34.8%、14.1%。

 

再聚焦到这些城市群的人口维度。首先,碧桂园93%的权益货值位于人口流入区域。这不难理解,毕竟人口流入显露出该区域具备经济提升潜力,对于房企也是一种吸引力。

 

另外,至于为何碧桂园将97%的权益货值,置于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上的区域,在于其根据《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判断落户政策将使得城区人口在100万-500万的大城市成为主要受益地区。

 

3


 
如果说地产是碧桂园过去二十余年来铸造的最深印记,那么科技或将为其注入新鲜血液。
 
2019年初,杨国强提出,“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的定位。
 
由此,碧桂园“三驾马车”——“地产+机器人+现代农业”的战略推进,也开始加速。
 
这种对科技的投入,其优势和作用在特殊时期体现得尤为明显。
 
2月16日,碧桂园捐赠的首台煲仔饭机器人,在武汉正式投入使用,1小时便能做100-120份煲仔饭。“香!挺不错”、“酸酸甜甜的,味道好极了”,广东风味煲仔饭让不少医护人员赞不绝口。
 
其实在碧桂园的规划中,机器人还承接着更多的任务和战略。
 
一方面,碧桂园认为机器人会应用到其内部各个业务板块,从而形成强大助推力;另一方面,此次疫情已经体现了机器人的重要性,未来机器人或将大规模应用到各个行业之中,具备市场需求。
 
另外,碧桂园的现代农业最近也动作频频。比如,3月11日碧桂园农业宣布,已于3月9日对价3亿元收购华大农业80%股权,成为华大农业控股股东,由此在现代农业版图上再添一军。
 
如今国内疫情发展稳步可控,各行各业逐渐走上正轨。前方风景如何,有人自信,有人迷茫。


对于未来,碧桂园则抱着谨慎、乐观的态度。

 

虽然碧桂园3月销售节奏已经恢复到去年正常水平,但依旧将今年的拿地预算设置在了1600亿,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同时对外不公布销售目标,显露出谨慎姿态。

 

乐观,在于碧桂园判断,未来“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不会改变,而城镇化能保证中国市场有巨大空间,且势不可挡。

 

挡不住的,还有碧桂园扮演城镇化守望者的决心。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昨天上午,碧桂园集团面向销售支持条线组织了一场线上培训会议,评论区却群情激愤,不断刷屏,会议还因此被迫暂停。
2022-02-23壹地产 碧桂园  阅读:3557
从我2018年进入碧桂园,碧桂园就被高周转房企们争相学习,号称“小碧桂园”的公司很多。
2021-12-13涛哥杂谈 碧桂园  阅读:6188
2021年,龙头房企碧桂园的销售额和销售面积,依然稳扎稳打持续处于头部领先地位。
2021-12-13明源地产研究院 碧桂园 土地市场  阅读:5937
17年前,她跨越万水千山,从北到南, 做好了不负此行的准备, 17年后,她已是一名老碧桂园人。 她最想要讲述的, 是关于热爱与时光的故事。
2021-11-04疯狂智酷 碧桂园 ​徐雪飞  阅读:4769
17年前,她跨越万水千山,从北到南, 做好了不负此行的准备, 17年后,她已是一名老碧桂园人。 她最想要讲述的, 是关于热爱与时光的故事。
2021-10-13疯狂智酷 碧桂园 徐雪飞  阅读:5154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